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研究|本刊编辑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平行论坛综述

编辑部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3-09-09

引用格式

本刊编辑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平行论坛综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29(5):16-22.DOI:10.3969/j.issn.1673-8454.2023.05.002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研究

数字教育国际合作专栏

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平行论坛综述

本刊编辑部

摘 要: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国际共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基础教育平行论坛以“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数字化推进教育公平、数字化助力教育提质增效等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教育数字化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借助新基建升级学校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促进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与公平;推进数字技术支持的教育教学创新;提升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

关键词: 数字化;基础教育;教育新基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教育新生态;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8454(2023)05-0016-07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为我们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也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命题。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把数字教育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1]

  为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后疫情时期数字化浪潮为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2月13—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京召开,期间举行了“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论坛以“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员采用“现场+云端”的方式进行交流与探讨。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出席论坛并致辞,阿根廷、越南、古巴教育部部长分别视频致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英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官员,以及内地部分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校长、数字化专家和数字技术企业代表等在论坛上交流发言,共同研究探讨如何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国际共识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助推器,深度影响社会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在此背景下,数字化成为教育领域提质增效的动力引擎。世界各国面对数字化发展新趋势,纷纷基于自身国情,积极出台相关数字化发展战略,以数字化为契机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如欧盟委员会2020年发布《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Digital Education Action Plan 2021-2027),明确提出要为高质量、包容和可访问的欧洲数字教育提供长期战略愿景。英国皇家科学院2019年发布了《数据科学技能动态》(Dynamics of Data Science Skills)。爱尔兰出台了《学校数字化战略2027》(Digital Strategy for Schools to 2027)。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同样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2]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治理,引领教育理念变革、思想变革、方法变革、实践变革,为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引擎。一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把数字化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完善教育治理,引领教育理念创新和实践变革的重大举措,按照“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工作要求和思路,一体化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建设与应用。在数字化基础条件改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数字技术与教学融合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技能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


二、基础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与发展建议


  (一)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基础教育数字化,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数字化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数字化基本建设实现全面覆盖,大规模应用实效明显,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中国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以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面向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和必由之路。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努力为全体中小学生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愿意与世界各国的朋友们携起手来,加强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创新,充分借助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创基础教育更加美好的未来。[3]

  (二)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理念更新与教育模式变革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副主任杨非介绍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自2022年3月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根据用户反馈和发展需要,到目前,已经过数十个版本的迭代升级。数据显示,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有3亿多人访问过平台,浏览次数超过218亿。注册用户达7300万,周活跃用户数量逐步稳定在1500万左右。

  在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边应用边建设,先后经过了“资源数字化”“能力数字化”“流程数字化”三阶段发展。平台通过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为下一个阶段提升平台智能服务水平,加速推动教育模式深层次变革积累了数据,创造了条件。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通过服务所沉淀下来的大量数据是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要驱动力。杨非表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经积累了数千亿数据,目前正在研发用户、资源、区域等一系列个体和群体数字画像,绘制中国基础教育的知识图谱。构建由平台应用作为感知系统、数字画像作为记忆系统、知识图谱作为思考系统、决策支持作为反馈系统的中国基础教育数字大脑。通过数字大脑赋能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智能显性地推动评价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见的数字指数,为均衡发展提供可比的数字依据。

  杨非分享了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与应用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三点经验。一是遵循信息技术特点,设计平台功能架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按照多方提供、按需选择的逻辑共享和选择资源;按照网络社交、私域传播的逻辑分享和推荐资源;按照扁平建设、多方参与的逻辑协同治理和服务;按照开放建设、竞争提供的逻辑开源建设。二是遵循数字转型规律,推动平台应用深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按照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规律,一期实现资源信息数字化;二期实现场景流程与协同治理数字化;三期推动开放的资源、功能、服务生态数字化;然后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从而有序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教育模式变革。三是遵循“应用为王”原则,规划平台愿景升级。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按照以用户为中心理念推动应用,以用促建,以用促评,以应用需求的满足和升级推动平台发展愿景升级。平台首先满足“停课不停学”“双减”等重点工作需要;其次实现信息技术与现有教育教学模式的常态化融合;再次推动流程和场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创新;然后推广普及创新应用,实现教育教学模式新常态。

  杨非表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我们愿与世界各国一起努力,以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推动教育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系统发生量变,甚至质变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认为,如果应用得当,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系统发生量变,甚至质变,变化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局性的。新时代,数字化转型要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包容开放的教育以及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他对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新基建要为人人享有数字学习权创造有利条件。目前,数字技术进学校、进课堂还存在诸多瓶颈,未来可以通过政策推动实现突破。第二,研发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和成熟的模型。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先例,要根据我国的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制定标准。第三,各省份要设立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区校,并且能够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实践。第四,要培育数字化转型的领导力,包括规范能力、促进变化的能力等。第五,构建人机共善的数字德育体系。技术给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正视其中的德育问题,要通过正德和赋能,构建健康的数字DNA并植入教育全过程。

  (四)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时任上海市教委主任王平分享了上海基础教育数字化的实践经验。2020年,上海出台了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规划和首个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方案,通过优化数字环境、丰富数字资源、建设教学平台、应用智能算法等举措,推进基于学习数据分析的教学应用和教学变革,以数字化驱动发展高水平的基础教育。

  一是创新应用各类教育场景,依托大数据、物联感知等技术,打破教育教学时空限制,赋能教学、考评、管理等各个环节。二是由市级统一建设数字基座,保障数据互联互通,从源头破解区域和学校的数据孤岛,建成了“一网三中心两平台”,实现辖区内教育单位高速互联。三是聚焦应用生态构建,形成由应用开发者、应用市场、应用开放平台、学校数字基座、教育基础数据以及完善运营服务规范等组成的教育应用生态。

  下一步,上海市将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区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大规模因材施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基础教育更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认为,基础教育数字化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省创新构建“四川云教”新型远程教育教学模式,将省内各学段优质学校与民族地区、偏远薄弱地区学校链接成为“全学段、多模式、高质量、广受益”的远程教育协作联盟,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条件保障,夯实硬件平台之“基”。二是创新运行模式,提升云教联盟之“用”。在学校类型上,从一所学校到N所学校,从“一块屏”到“N块屏”;在覆盖范围上,从单一学段到全学段;在应用模式上,从单一直播到直播、录播、植入、观摩多种模式;在运行模式上,从网络教学到教学教研一体。三是健全制度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支撑。四是促进共建共享,推动学校布局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教师配置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管理体制由“管学校”向“管学区”转变,激发学校和教师的内生动力,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薄弱学校真正发挥实效。

  下一步,四川将抢抓“十四五”时期教育新基建的重大机遇,以新技术新手段进一步提升“四川云教”功能,在覆盖范围、应用模式、质量成效上不断探索,为民族地区、边远薄弱地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四川智慧、提供四川方案,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五)运用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

  时任江西省教育厅厅长郭杰忠指出,辅导孩子写作业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难题,也是校外培训乱象群生的导火索。江西省教育厅积极协调出版、电信运营等部门,依托移动、联通、电信、广电四大运营商,把现有的家庭电视机顶盒,在线升级为人人通学习机,将学生错题微课精准推送到家,学生在家就可以通过电视有针对性地收看自己的错题集和微课,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和辅导到家,也减少了家长和学生对校外培训的需求。

  江西省教育厅紧抓“双减”改革契机,创新打造“智慧作业”平台,应用数字信息技术优化学生作业设计。“智慧作业”在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融入技术应用,逐一破解教学难题、攻克学习难点,向学生提供优化高效的“靶向作业”,精准绘制学生学情的“动态画像”,帮助教师厘清教学重点,助力学校实现分层教学,辅助教育行政部门掌握各区域学情和教学进度,为“减负”提供了破局新路径,让作业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智慧作业平台的建设离不开师资投入。郭杰忠表示,江西组织全省优秀中小学一线教师名师,共同承担智慧作业配套微课资源的研发和落实,“目前全省累计近11.9万教师参与智慧作业工作建设,已建成配套作业微课,覆盖了义务教育阶段全学科和全学段。”

  安徽省合肥市围绕着课堂、作业、评价和治理四个方面推动教育数字化。合肥市教育局局长刘业勋在提及作业时说道,该市利用智能终端全面采集分析学生的课堂练习测验的数据,精准定位学生的薄弱项,形成了课前预习单、课前练习单、课后巩固单、能力提升单以及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的“四单三关”作业管理模式。强化作业设计,可以减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学生的时间释放出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构建了“一二一”精准作业模式,每一次作业只布置六道基础题,每道基础题后附带两道变式题备用,六道基础题全做对还有一道进阶题可选。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陆云泉作为学校代表分享了智慧校园实践经验。北京一零一中学从技术标准、教学标准、组织标准、课程标准、空间标准5个维度,建设智慧、开放、共享、生态的智慧校园,从精准多元的教学方式、泛在灵动的学习途径、丰富共享的资源生态、联动便捷的管理服务以及全面个性的评价体系5个维度来推动教育集团内部的整体改革。以学习者为中心,创造全新的学习场景,包括多场景融合、线上线下互动以及校内校外线上融合。

  (六)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阿根廷教育部部长佩尔西克(Jaime Perczyk)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人类有史以来所经历的最重大的一个变化。我们要培养具备数字素养的学生,通过技术实现智能交流和生产。人们常说学生和年轻人是数字教育的先锋,但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把他们变成技术的生产者,而只是消费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技能。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阿根廷重启“平等连接(Conectar Igualdad)”计划,向公立中学以及特殊教育院校的师生发放政府定制的上网本。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英语项目全球研究与创新总监艾米·莱特富特(Amy Lightfoot)以英国在南非开发的“What’s up”聊天软件为例,阐述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中的作用。英语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在该软件上获取歌曲、故事和课程等语言学习资源。这一软件操作简单,让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地区的学生也能轻松拥有学习的机会。[4]

  (七)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一定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教育数字化转型就是典型的以技术赋能的一次教育革命,而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可以更好地实施,让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平等地享受教育有了更大可能性。

  语音和图文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的理解和推理以及知识图谱构建技术等可以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机器不仅能够自动分析学情,还可以利用评价进行引导、做推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完整的知识图谱。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在“消化”所有教学大纲内容、所有知识点之后,理顺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精准推荐。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追根溯源,可以为每个孩子规划学习路径,这些都已经在海量的用户中获得了成功。除学业之外,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体育、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也早有应用。

  在今天这个时代,一方面要用人工智能赋能数字教育,实现因材施教、教育强国的目标和梦想,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工智能绝不会替代人类。

  一起教育科技公司董事长刘畅认为,数字化教育转型中,区域大规模常态化使用是基础和前提。需要在区域内做到的是作业、课堂、考试、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数据收集,只有综合性的数据收集,才能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扎实的数据基础。

  数字化转型为教育教学带来诸多好处。刘畅以该企业创新研发的“点阵笔”数据为例,阐述了数字化转型如何让老师重塑课堂,从教书走向育人。同时,学习轨迹、差距分析、知识图谱、学科能力分析、学习品质分析、适合的职业等等,数字化转型也为学生赋能,实现精准学习甚至规划未来。同时,数字化转型可以真正实现家校共育、全方位地赋能多角色的管理者。对于各地区而言,数字化转型不变的是通过常态化使用积累大量数据,变化的是不同的区域,结合学生老师家长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理念数据化、数据可量化,进而完成教育的数字化转型。[5]

三、结语


  通过交流与探讨,论坛专家学者认为,教育数字化是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借助新基建升级学校基础设施,运用数字化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促进优质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与公平;推进数字技术支持的教育教学创新;提升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和技能。此次论坛为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涉及数据、模式、流程、组织、理念、政策等多重要素变革的系统性工程,其过程是全方位的、长周期的。基础教育涉及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具有公益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等特征。[6]基础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等多方协同有序有效推进,需要不断深化和创新国际合作模式,推动全球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3):C3-C10.

  [2]罗江华,叶童,王静贤.疫情期间国外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3):33-42.

  [3]教育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举行[EB/OL].(2023-02-14)[2023-03-14].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3/2023_zt01/yw/202302/t20230214_1044669.html.

  [4]林焕新.以数字化驱动基教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精彩观点[N].中国教育报,2023-02-15.

  [5]杨菲菲.数字化如何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分享实践探索与思考[N].新京报,2023-02-15.

  [6]唐亮.数字化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N].中国教育报,2022-05-24.



Digitization Empower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Reveiw of the Parallel Session on Basic Education of the World Digital Education Conference

Editorial Office of CJIE


Abstract: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high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The wave of digitization has swept the world, and it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that digitization enable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The theme of the Parallel Forum on Basic Education of the World Digital Education Congress was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c Actions of Education Digitization to enabl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The participants exchanged views and discussed topics such as promoting educational equity by digitization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by digitiz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Education digitization is the strategic support and power engin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should tak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s an opportunity to upgrade school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help of new infrastructure; digitization should be employed to create a new ecology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people should promote the joint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high-quality digital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promote balanced and equitable education in the reg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novation supported by digital technology should be promoted and the digital literacy and skill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nhanced.

Keywords: Digitization; Basic Education; New infrastructure for education; Strategic actions of educational digitization; New educational ec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编辑:郭桂真 校对:王晓明



往期目录|超链接版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4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3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2期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3年第1期





点击此处 在线投稿


期刊简介

《中国教育信息化》创刊于1995年8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内容力求全面深入地记录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展、研究与应用成果和行业发展状况,开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研和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服务于国家教育宏观决策;力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及时追踪ICT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与教育的融合,深度挖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体制、机制创新,服务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实践。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龙源期刊网收录期刊


一年12期,每月20日出版

20元 / 期,邮发代号:82-761

编辑部邮箱:mis@moe.edu.cn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华远北街2号921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