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议“新冠高架路”改名?别折腾

张永群 光明日报 2021-01-26
文|张永群

这两天,青岛的“新冠高架路”在短视频平台上备受调侃,引发热议,有些市民甚至给政府信箱写信建议将其改名,原因是与病毒重名“太不吉利”、“心里总感觉不得劲”。



2月25日,青岛官方回应,新冠高架桥2011年由市政府命名,命名合法合规,符合《青岛市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为了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可改可不改的地名一般不予更改。



改路名不是改个字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路牌、门牌等地理标识,也关系到地址、代码等一系列证件信息。路名一改,很多东西都要跟着改,产生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路名的更改需要慎之又慎,且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条例执行。

 

疫情当前,每日更新的确诊病例数字和各类信息不断涌来,身边的体温排查和封城封路等严格措施,让人们的精神时刻绷着一根弦,容易对某些事物或符号产生焦虑恐慌的心理。面对“新冠高架桥”,有些网友想要更名,正说明了“新冠”这个词给部分人造成的应激反应。想要回避它,似乎这样自己就可以安全一些。


2月16日,福建省对口支援湖北宜昌防治新冠肺炎首批医疗队正在开展救治工作。郑玉柳 摄/光明图片

 

想要讨个口彩可以理解,但换个角度,路名叫做“新冠”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将病毒踩在脚下”呢?更何况,“新冠”两个字并不等于病毒。在疫情来之前,“崭新+冠军”的组合可能还会备受青睐。

 

面对疫情,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只能加剧自己的恐慌,自乱阵脚。这种心态还会催生听说病毒怕高温就长时间呆在桑拿房、放烟花爆竹预防病毒、遇人就如遇到瘟神般躲开等一系列“迷惑行为”,或是造成谣言泛滥,影响抗疫大局。

 

战“疫”依然在进行,面对病毒我们不能回避,也无处回避。战胜疫情不靠迷信,靠科学,只有直面它并积极应对,才能真正做到把病毒踩在脚下。


2月2日,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隔离病房,医生们正在交流治疗方案。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医护人员勇者无惧奋战在一线,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破解病毒的秘密,基层干部加班加点卡点摸排,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物资,全国各地拧成一股绳,社会各界广泛动员,这些都是我们直面疫情的勇气和战胜疫情的底气。

 

“新冠高架路”不改名,也无需改名。面对疫情,我们不畏惧,哪怕疫情过后,我们依然要回顾它,总结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领会健康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疫情之下,我们不能大意,但也不必过度恐慌。保持理性,相信科学,我们终将迎来雨霁天晴。


10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灭蝗,真相有点尴尬

主动报告并首次确诊新冠肺炎奖励10000元,可不可以有?

“风月同天”之后,“投桃报李”来了

这就想出来嗨了?

大理市委书记被免、市长被撤:违法必问责




文字:张永群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王远方

编辑:孙小婷 张永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