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风荐读 | 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二)

科环集团
2024-09-06
读书思廉清风相伴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加大对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的纪法培训、廉政提醒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强调,年轻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纪法教育,帮助科环集团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扣好年轻干部“风纪扣”,公司纪委开展“清风荐读”活动,通过分享《给年轻干部的二十一封信》节选内容,打好“预防针”、拧紧“廉洁弦”,警醒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为青春擦亮“清廉”底色。



前言


胡淼森所著《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是年轻人遇到21种人生困境时,过来人给予的应对之策。分为信念篇、勤廉篇、践行篇、交往篇等六个部分,以书信谈心的方式,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探析“做唯物主义者,不做物质主义者”“算好人生几笔账”“如何看待人性善恶与贪廉问题”“如何甄别真正的朋友”等话题,围绕理想信念、廉洁自律、优良作风、个人修养等年轻干部学习、工作、生活关切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帮助我们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朗读者:龙源环保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文斌


信念篇


为什么要以廉为宝、公忠体国

——正确看待公与私的关系

(节选)

在古人看来,公与私之间的界线,就是廉与贪之间的红线。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蜻烛。古代这样的清官廉吏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一钱太守”刘宠,从百姓临别赠送的许多钱中挑选一个留作纪念;“二不尚书”范景文,门上大书“不受嘱、不受馈”以明心迹;“三汤道台”汤斌,三年为政,每日三餐以豆腐汤作肴;“四知先生”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礼;“五代清郎”袁聿修,为官五个朝代,连一升酒的馈赠都没有接受过;等等。

延伸开来,古往今来同朝为官或同掾为曹者,都应该是清清爽爽的关系,不能与私相交易挂上勾,更不应依附攀援。上下左右相互尊敬,按照规则做事,遇到情况提前沟通,尽量避免一些因误解导致的矛盾,既要“不为五斗米折腰”,又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现实中,不乏明珠暗投、举枉错诸直的无奈,我们理想的状态是不弯亦不折、不喜亦不惧,在有限的空间里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担当起责任,就像曾国藩所说的“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当然,我们不能无原则当好好先生,更不能亲疏有别厚此薄彼。公务人员不应像捕获的鱼一样堆在一起苟延残喘,也不应像庄子寓言中的鸱鸮那样提防鹤雏夺取自己那可怜的残羹腐肉,而要跃入河海,神游万物,心存高远飞向广阔天空。从事公务不是为讨上司欢喜继而平步青云,而是问心无愧奉献人生、贡献社会,在其中觉悟人生存在的价值。官箴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为全靠一官”,从政应摆正心态,不推诿、不奢求;不媚上、不凌下,为官如为人,官德如人德。



全文如下


点击下方图片,一起欣赏~

为什么要以廉为宝、公忠体国

——正确看待公与私的关系

妹:

最近读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当年写的《直夜》诗,“身锁千门心万里,清辉为照倚阑干”,颇为其寒夜独坐、心忧天下的情怀感动。联想到你刚刚考入公务员队伍,所以正好把公私这个话题一起聊聊。

“公”字,《说文解字》说“平分也,从八从么”。其本义一说是一个“八”字下面一个“口”,“八”是分配的意思,“口”代表声音气息,联系起来就是有权威的族长和领袖,在分配利益时一言九鼎、令人信服;一说是下面为“厶”(si),为“私”的最早字形,上面的“八”字是与“厶”相对,或把“么”分开的意思。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看出,中国古人相较于公和私的界限划分,更重视公正、无私的价值意义。《诗经小雅·大田》说“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是西周存在私田的证据,也是农业社会先公后私的观念痕迹。中国人是有理想、有梦想的民族,很早就怀有“公”的信仰,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建立公私分明的社会规则,进行公德公心的自我塑造。对于今天的党员干部来说,衡量党性强弱、廉洁与否的一把重要尺子就是公、私二字,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

对于“公”的基本认同,是从事公务活动的心理基础。公是一种领域,所以要公私分明,“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公是一种价值,人是社会化动物,群体之内必有公理和规则,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为了某种公理和规则,可以放弃和让渡利益,从而公正合理地解决争端,凝聚社会;公是一种信仰,是公务人员服膺和守护的第一原则,继而成为各种政治理念和主张的逻辑起点。任何政治主张都不能脱离公德、公理、公心而立论。公务人员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作”,为公家而劳作。如果不相信公共价值的存在,不忠于公共利益,只为私利而活着,对公务的坚持必不长久,甚至很容易被诱惑失足,酿成悲剧。

公务的服务对象是人,公务人员生活的背景也是人。公务人员既生活在社会、公共、人民这样的抽象概念当中,更生活在具体可感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中,对于人际交往的尺度和限制,要比一般人严格。一方面,必须对公民、人民这样的服务对象怀有感情,如果患上了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说的现代社会“畏触感”,羞于同具体的人打交道,连在电梯里都不敢直视对面的眼神,肯定不适合从事公务;另一方面,如果对人际交往过于热衷,也会迷失在自我设计和关系网络中无法自拔,或唯唯诺诺,或处心积虑,或舍本逐末,身在公门而心萦私念,被人情世故绑架,堕入泥淖苦不堪言。因此,公务人员对于人际交往既要入得其中,又要出乎其外,不因公而苛酷,不因私而琐屑。人情往来有礼有节、有度有止,“清正俭素,门无私谒”,公恩不私谢,公烛之下不展家书,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保护自己。你同学柏某某的教训就很深刻,作为市房地产信息档案中心的工作人员,原本犯错误的空间很小,只要正规操作、认真负责,就不会出问题。然而她自侍高明,混淆了公私界限,为了一点好处费,私自修改卖房家庭的信息,让对方只显示一套住房,从而免交个人所得税和避免购房限制。她以为改数据是动动手指的小事,殊不知已触犯了法律,损害了公共利益。仅修改的39套房产信息,就少缴个人所得税460多万元,致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她在这么好的花样年华,就这样银铛入狱,着实令人叹惋。

在古人看来,公与私之间的界线,就是廉与贪之间的红线。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蜻烛。古代这样的清官廉吏的故事还有很多。如“一钱太守”刘宠,从百姓临别赠送的许多钱中挑选一个留作纪念;“二不尚书”范景文,门上大书“不受嘱、不受馈”以明心迹;“三汤道台”汤斌,三年为政,每日三餐以豆腐汤作肴;“四知先生”杨震,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拒礼;“五代清郎”袁聿修,为官五个朝代,连一升酒的馈赠都没有接受过;等等。

我最近看报纸,其中有则报道是讲一位区财政局的年轻出纳,跟你一样都是“90后”,因为投资理财方面遭遇了一些意外,惹得一起投资的“白马王子”心生不快。这个糊涂的姑娘,为了挽回感情和面子,居然将经手的单位款项,转出1500万元到个人账户,进行基金、股票和理财交易,另将一部分资金转入“白马王子”的个人账户,谎称理财收益和彩票中奖,炫耀自己所谓理财能力。最后东窗事发,锒铛人狱,昔日“白马王子”的山盟海誓也成了镜花水月。我看到这则新闻,第一反应就是给你提个醒,婚姻恋爱不能以利相交,而要真心相爱,彼此尊重,千万不能用公权力作为爱情的砝码,那样最后打破的是自己人生的平衡。

延伸开来,古往今来同朝为官或同掾为曹者,都应该是清清爽爽的关系,不能与私相交易挂上勾,更不应依附攀援。上下左右相互尊敬,按照规则做事,遇到情况提前沟通,尽量避免一些因误解导致的矛盾,既要“不为五斗米折腰”,又要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现实中,不乏明珠暗投、举枉错诸直的无奈,我们理想的状态是不弯亦不折、不喜亦不惧,在有限的空间里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高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担当起责任,就像曾国藩所说的“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清;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当然,我们不能无原则当好好先生,更不能亲疏有别厚此薄彼。公务人员不应像捕获的鱼一样堆在一起苟延残喘,也不应像庄子寓言中的鸱鸮那样提防鹤雏夺取自己那可怜的残羹腐肉,而要跃入河海,神游万物,心存高远飞向广阔天空。从事公务不是为讨上司欢喜继而平步青云,而是问心无愧奉献人生、贡献社会,在其中觉悟人生存在的价值。官筒说:“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为全靠一官”,从政应摆正心态,不推诿、不奢求;不媚上、不凌下,为官如为人,官德如人德。

公务人员的内心普遍渴望以秩序为基础的安宁。就社会而言,最优秀的人才应如种子般播撒到四方各行,到最深最远的海洋搏浪驰骋,释放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人人尽展其才,各安其位,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壮有所用,一个充满希望的社会,就是公务人员追求的秩序。越是经历过苦难动荡的国家,越珍惜秩序的可贵,越害怕失序的状态重演。

就家庭而言,中国自古家国同构,治国如治家,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公务不等于无情,内心不能缺少柔软,看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景,人性自然就会产生安定的幸福感。“存,吾顺事;殁,吾宁矣。”只有真诚爱家,才能真心爱国。

从这个话题延伸开去,公与私的关系,其实就是国与人的关系。人是团结与斗争的矛盾体。因为团结,我们逐水草而居,组成了部落和国家,用家庭血缘般的纽带维系共同体;因为斗争,我们划分疆界,用物质和精神的篱笆划分“我们”与“他们”。人是组成国家的基本元素,国是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凝结和升华,从分散的人到群居的国,包含着祖先对黑暗、孤独、寒冷、饥统、暴力的恐惧,也孕育着对于光明、合作、温暖、富足、公正生活的渴望。有哪个民族不因为拥有自己的国家而骄傲,又有哪个民族不因为无国可居而颠沛流离?穿行在欧洲的吉普赛人和以色列建国前的犹太人,所有苦难的根源都在于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人对国的认同,包含复杂情感认知的心理结构,是对于家人、朋友和自身历史的一种追忆和眷恋。如果没有“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的花团锦簇,没有“一条大河波浪宽”的诗情画意,我们的童年会少了很多的幸福与满足;如果没有奶奶和外婆讲给我们的那些田螺姑娘、牛郎织女的传说,我们在摇篮中能否睡得香甜;这里有唐诗宋词的幽幽余香,有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有耕地的牛,有童年的伙伴,有父母的白发与皱褶,有记忆,有传统,有梦想,有朴素的情感寄托。国之背后,就是乡愁;爱国,就是爱我们自己。对内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对社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人个体的成长历程,就是不断外扩的同心圆,泛起了层层涟漪,化作一副星罗棋布、彼此勾连的网格,宛如夸父逐日般执著,又如精卫填海般无畏。

中国人的爱同热情总是深沉厚重的,总是隐藏着黄土地一般浑厚的叹息与哀愁,少有的如迎春花般绽放的笑颜,又总是被现实所冰封或践踏。历史有苦难也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其实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延续着。而今,中国正在穿越历史的三峡,激流险滩,暗礁滟滪,轻舟已过万重山,折戟沉沙铁未销,这种天命意识和历史纵深感不是所有民族都能拥有的沉淀。

现实反复考验着国对人的眷顾,人对国的忠诚。人是血肉之躯,国是抽象概念,克己复礼、杀身成仁,去克服现实利益的诱惑和生死度量的权衡,为貌似抽象的信仰去准备牺牲,这对于人类群体而言,是一种最可歌颂的自由意志。人为国的奉献乃至牺牲,是人类精神克服和超越肉身局限的努力,代表了人之为人的选择力量。

国家属于我们每个人,这里生长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记录着活在文化与历史中的沧桑与归属感,也熔铸了我们经历苦痛煎熬后的浴火重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诚实生活、阳光温暖,并且热爱脚下这片叫作中国的土地。这就是“公”与“忠”的分量。


文章来源:方正出版社《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作者:胡淼森



内容来源 | 纪委办公室

欢迎关注

科环集团微信公众号:

GUODIANTECH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环集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