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风荐读| 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四)

科环集团 2024年08月24日 16:04
读书思廉清风相伴

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要加大对年轻干部、新提任干部的纪法培训、廉政提醒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强调,年轻干部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纪法教育,帮助科环集团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扣好年轻干部“风纪扣”,公司纪委开展“清风荐读”活动,通过分享《给年轻干部的二十一封信》节选内容,打好“预防针”、拧紧“廉洁弦”,警醒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党员干部时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为青春擦亮“清廉”底色。



前言


胡淼森所著《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是年轻人遇到21种人生困境时,过来人给予的应对之策。分为信念篇、勤廉篇、践行篇、交往篇等六个部分,以书信谈心的方式,从历史、文化和人性的角度探析“做唯物主义者,不做物质主义者”“算好人生几笔账”“如何看待人性善恶与贪廉问题”“如何甄别真正的朋友”等话题,围绕理想信念、廉洁自律、优良作风、个人修养等年轻干部学习、工作、生活关切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帮助我们年轻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朗读者:烟台龙源洁净党支部书记王新光


信念篇


随时准备为清廉经受考验

——廉洁是坚守更是担当

(节选)

政治的复杂与人性的莫测,是任何社会都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阮籍穷途而哭,墨子痛心丝染,人性的光辉就像风中摇曳的烛光,总有一点可以照亮的地方,但也时刻需要警醒突如其来的风雨考验。

善恶存乎一心,为善去恶很难,这种道理只有经过艰难的选择,才能领悟透彻。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良知心性就像鼓浪屿岛礁上的岩石,既要应物赋形,趋利避害,又要坚守那些真正可贵的东西。

一段时间的廉洁不叫廉洁,一直到生命的终点,都能排除各种干扰阻挠,一尘不染,才算是真正的廉洁。

被誉为“陈青天”的北宋名臣陈希亮在处理皇亲贵胄沈元吉横行汴京、骄纵不法的案件时,不畏权贵,守正执法,因此被治罪丢官。之后朝廷又重新起用陈希亮,复职后他依旧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有志者不会因为处境的变化而放弃自己的追求。这是一种气节、一种品性,也是一种忠诚。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是善与恶、神与魔的掺杂,有的时候天使和魔鬼也不过是一念之间。坏人从来不会把“坏”字写在脸上,恶意也往往在“善”的包装下突如其来。对于腐败问题,一些人依然停留在“笑贫不笑贪”“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亚文化阶段,对自己不公时嫉恶如仇,涉身其中却甘之如饸,甚至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去遮掩保护。资本和金钱面前,多少善良的人裹挟其中,多少友情分道扬镳,多少一念之差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多少坚守的良知被虚掷践踏,这些就是现实。林逋在《省心录》中说“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知道这些现实并不是为了同现实妥协,而是要提醒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这些略显沉重的话题,并不是让你退而却步,只是提醒你多一些警觉。“围猎”者不会声称“围猎”,威胁也不一定以威胁的面目出现,很多东西的真相,往往是在时过境迁之后才浮出水面,而很多时候的坚守也只有在面对矛盾甚至生死抉择的时候才彰显价值。

我的建议是,直面而不回避,回旋而不妥协,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保存自己,要准备付出代价。只要你能够豁得出去一些世俗的计较算计,展现在强大的你面前的困难就会相形见绌,终将像潮汐一样退却。



全文如下


点击下方图片,一起欣赏~

随时准备为清廉经受考验

——廉洁是坚守更是担当

易梓师弟:

 恭喜你从检察院转隶到市纪委机关工作,成为光荣纪律部队的一分子。治官之官在任何时代和社会制度下,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清污去障功能。“稂莠不除,必害嘉禾。”他们是血管堵塞的溶栓剂,是精神家园的守夜人,是去腐增肌的手术师,也是政风社风的风向标。我当年就是因为看了香港电影《廉政风暴》,才毅然决然报考了纪委,一直在这支队伍里成长到现在,虽然位卑职轻,但感到身担责任和被人发自内心尊敬的充实。正如红色电影《忠诚与背叛》里那句经典台词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对于认同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精神传统的人而言,对于在体制内寻求善良与意义的人而言,对于内心充盈着正义感并且愿意为了原则和信念承受代价的人而言,进入这个系统绝不后悔,“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你是刑法学硕士,分到审查调查室工作,于专业上是对口的。在学校期间你的犀利辩才与斐然文采,得到了刑法学大师陈教授的认可,你的司法资格考试成绩出类拔萃,毕业后成为一名多次经历大案要案的优秀检察官。即使应对复杂的案情,我也对你很有信心。实际上,你的法律素养做个律师最为合适,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义无反顾走下去。刚进入工作岗位,有可能先从一般案件的综合保障开始,然后是外查,逐步进入到谈话笔录阶段,这个过程以你的资质可能很快就能适应。除了业务上要向身边前辈虚心请教,还要在思想上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并且随时准备好应对艰苦复杂的局面。

 政治的复杂与人性的莫测,是任何社会都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阮籍穷途而哭,墨子痛心丝染,人性的光辉就像风中摇曳的烛光,总有一点可以照亮的地方,但也时刻需要警醒突如其来的风雨考验。你所在的审查调查室,几年前就出现过主任、副主任被“一窝端”的情况,他们原本是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有着激浊扬清的正义性格,在入职的前几年,还因为查处了×企业的董事长分包工程、利益分肥的系列案件,被授予集体二等功的荣誉。然而最后却成了大会小会上被引以为鉴的反面典型,令人不胜感慨。据说起因是主任家属正好牵涉到了某企业的利益输送,不忍“大义灭亲”,便只好网开一面,最后搞得夫妻双双锒铛入狱,留下个小女儿只能让外公外婆照看。还有不久前市政法系统开的警示教育大会,更令人百感交集。一名区分局的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本来是警察烈士的儿子,立志当一名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结果刚上任就被一点小钱拉入腐败深渊,在一个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立案侦查过程中,接受当事人的住宿和宴请,收受礼品卡、高档烟酒,认为对方“企业做得还可以,做人也还可以,出差安排得也还可以”,在一个个“还可以”中迷失了法律捍卫者的本心,忘记了对方“还可以”是个标准的犯罪嫌疑人。心中的天平一旦出现倾斜,人格的底线就自然破防,最终屠龙者成为恶龙,变成了自己儿时和父亲生前最为憎恨的犯罪分子。

 善恶存乎一心,为善去恶很难,这种道理只有经历过艰难的选择,才能领悟透彻。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良知心性就像鼓浪屿岛礁上的岩石,既要应物赋形,趋利避害,又要坚守那些真正可贵的东西。

 我们的老家达州,涌现出了很多楷模人物,其中一位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周永开。这位老人是一名老纪检,代表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风骨胆略,也用行动诠释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纪检人气节。1984年,时任达县地区纪委书记的周永开主办了一件轰动全国的要案。当时,地区罐头厂厂长李某被举报丧失党性原则、违法乱纪,周永开带领调查组进驻罐头厂,顶住各种压力查清案情,使这位获得过50多张奖状的明星厂长受到纪法的严惩。消息传来,罐头厂的工人们连放了3天鞭炮。周永开后来回忆:“这么严重的问题我都处理不了,我还当这个纪委书记干什么?我是纪委书记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甚至我对自己说,处理不了我就不当这个纪委书记。”他说:“我们共产党人入党的誓言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什么叫作终身,就是到死才叫终身。”其实廉洁自律也是如此,一段时间的廉洁不叫廉洁,一直到生命的终点,都能排除各种干扰阻挠,一尘不染,才算是真正的廉洁。

 像类似顶住压力刚正不阿的人物故事还有很多。浙江省舟山市纪委监委四级调研员张松年,被称为“海岛包公”。包公意味着清廉,也意味着孤独,亲朋好友经常有人劝他:“一年查几十个案子,要得罪多少人?老张啊,你图啥?”普陀区交警大队原大队长张某是张松年多年的同窗好友,长久以来,两家人相互走动,交情甚笃。但就在张松年担任普陀区纪委副书记不久,一封反映张某贪污受贿的信访件就摆上了张松年的案头。如果这个案件深挖下去,就意味着两家人的感情从此决裂,但如果不查,就是对党纪国法的漠视亵渎。他掂量再三,还是作出决定:如实报告组织,一查到底。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掂量再三”,说明人非圣贤,并非无情,而始终是在人间烟火中坚守着内心的信念。现实世界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如果面对激烈的矛盾冲突,必须作出二选一的抉择怎么办?朋友反目成仇,妻离子散,上司翻脸,全家的人身安全……在诱惑与危险之间,还能保持英雄本色,能做到的很难很难。唐代魏征等编的《群书治要》在《昌言·性行》一节中写道,“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孜孜为此,以没其身”。被誉为“陈青天”的北宋名臣陈希亮在处理皇亲贵胄沈元吉横行汴京、骄纵不法的案件时,不畏权贵,守正执法,因此被治罪丢官。之后朝廷又重新起用陈希亮,复职后他依旧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有志者不会因为处境的变化而放弃自己的追求。这是一种气节、一种品性,也是一种忠诚。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是善与恶、神与魔的掺杂,有的时候天使和魔鬼也不过是一念之间。坏人从来不会把“坏”字写在脸上,恶意也往往在“善”的包装下突如其来。对于腐败问题,一些人依然停留在“笑贫不笑贪”“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亚文化阶段,对自己不公时嫉恶如仇,涉身其中却甘之如饴,甚至不惜代价、不顾后果去遮掩保护。资本和金钱面前,多少善良的人裹挟其中,多少友情分道扬镳,多少一念之差成了挥之不去的梦魇,多少坚守的良知被虚掷践踏,这些就是现实。林逋在《省心录》中说“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知道这些现实并不是为了同现实妥协,而是要提醒自己做好心理准备。

 你还记得震惊一时的孙小果黑恶案件吗?这个魔鬼一样的家伙在母亲和继父一路“活动”之下,涉事官员大开绿灯,多次被违规减刑。不过时任云南第一监狱纪委书记何绍平在多次会议上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孙小果的减刑不符合规定。监狱管理局政委罗正云为此专门打来电话,何绍平仍不同意:“我不图什么,我必须要依法,领导你认为我不行,你给我换了就算了,没事。纪委书记有这个职责对这个事情进行监督。”后来,因为违规减刑遇到了阻力,孙小果从第一监狱转到第二监狱。这位书记也确实耽误了提拔,但初心所在,夫复何怨。光明从来都是在同黑暗搏斗中显现。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反腐败真正的伟力所在。“为政者,廉以洁己,慈以爱民。”然而我在基层调研时,曾经听某地方领导讲过一个真实的感受,就是好人也在“围猎”好人。很多普通人平时看着也属于善良之辈,但在我们这个重视人情的社会文化中,在利益攸关时甚至为了蝇头小利,都想以小博大,怂恿或诱惑你干一些出格的事情,希望得到“权力的庇护”,甚至为此反目成仇。湖南高级法院副庭长周春梅,因为拒绝同学、同乡向慧在案子上打招呼的请求,竟然被当街杀害。这个向慧因为不满工作调动,用擀面杖殴打公司领导致其受伤,被解除劳动关系后又两次起诉公司,都以败诉告终,最后案子到了高院,抓住了老同学最后一根稻草拼命央求。但这个是非曲直一目了然的案子,周法官怎么能判决胜诉,于是再次败诉的向慧迁怒于她,先是电话骚扰辱骂,接着更干出了令人发指的事情。这个具有硕士学位的女子,竟然乔装成农村妇女,到周春梅的小区应聘保洁员,用五天时间摸清楚对方生活规律,然后在地下车库杀害周春梅。你既然是好人,就应该帮我,你帮了我,说明我是对的,我既然是对的而你不帮我,说明你不是好人……鲁迅先生当年《论辩的魂灵》中的逻辑,一直像幽灵一样游荡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心理中,并不断地制造着大大小小的人间悲剧。而腐败确实是一种极其复杂和牵涉面很广的社会现象。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跟你聊这些略显沉重话题,并不是让你退而却步,只是提醒你多一些警觉。“围猎”者不会声称“围猎”,威胁也不一定以威胁的面目出现,很多东西的真相,往往是在时过境迁之后才浮出水面,而很多时候的坚守,也只有在面对矛盾甚至生死抉择的时候才彰显价值。你们审查调查室联系的虽是四线城市的国企,资产总量并不大,但不能因此小觑其中案情的复杂程度。“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腐败和反腐败的较量,并不会选择地域和领域,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若隐若现的利益链,在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流淌的暗河,都昭示着这项事业的任重道远。我的建议是,直面而不回避,回旋而不妥协,在坚守原则的前提下保存自己,要准备付出代价。只要你能够豁得出去一些世俗的计较算计,展现在强大的你面前的困难就会相形见绌,终将像潮汐一样退却。

 祝你成功!盼你成功!信你成功!


文章来源:方正出版社《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

作者:胡淼森


廉洁文化 · 目录
上一篇科环纪时 | 【廉政警言】第58期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环集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