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清明节修到的 5 个学分 | “你害怕的死亡,其实是最好的老师”

古典古少侠 古典古少侠 2022-11-26
关注  古典古少侠 ▲ 和百万超级个体
一起成长,长成自己的样子!

清明节,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遇到死亡这个话题,清明因为扫墓变得很沉重,但其实清明有另一面解法:


清明时节,气清景明,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一切的事物也都变得清晰干净起来,所以有人说死亡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清明也是一个学习的极好机会。


今天,我想翻出一篇我的旧文,是我在清明节前夕,学到的关于死亡的一堂课,详细说了我修到的5个学分,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明节前夕,我参加了「新教育人」闭门会第三期特别版——“生死课”。


上完课的三天里,我陆陆续续读了很多书,做了很多整理,最后写完了这篇文章——这个课程对我的触动之深,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比读十本心理励志书加起来都要大。


我希望自己的收获可以和更多人分享,于是发心想把它写出来。没想到写完已经有近1万字,再三删改,都还是有6千。


我知道,6千字不是一个好的微信文该有的体量,现代人能读3千字已然不易。我完全应该抽离出几个金句、讲几个段子然后引出结论,我也挺擅长这事。


但是这一次我有点任性,希望把他写完。因为生命并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所以生死课也不应该有标准思路。我努力呈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希望你也有点触动。


当然,如果你实在懒得看。直接拉到后面,有“关于生死的9个建议”,也不枉你我手欠点开一场。


好的,开始。




01

一封神秘的邀请函

——去墓地上课 



虽然这个创意是自己提出来的,但是收到最终的邀请函时,我还是愣了一下——导师写着:陆晓娅和“墓地里安静的逝者”,地点:万安公墓。


陆晓娅是北师大的生死学老师。今天她的身份是“墓地导游”。北京香山脚下的万安公墓有她说的许多“安静的逝者”,这门课到底准备教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10个人在一个两点多的下午,聚在了万安公墓。



万安公墓建于1930年,是中国第一个现代墓园,按照五行划分为了金木水火土五个区,我们在木区边上集合。墓地并不像想象中的阴森,日光柔和、绿树婆娑,倒像是个大公园。这让我想起在巴黎看到的墓地,往往修在教堂旁边。很多人把它作为公园,周日去野餐、休息。


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以后,小娅老师开始介绍为什么这一次的生死课,要在墓地上。


“你们说,世界上为什么要有墓地?旧石器时代更早的人类是没有墓地的,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阶段,才突然开始有了墓地,你猜,为什么我们需要墓地?”


“为了想念亲人。”

“因为能找得着,不让尸体被野兽吃了。”

“因为卫生问题。”

大家七嘴八舌。


“是的,你们说得对。”小娅老师说,“最早墓地的目的很简单,有人死了,就挖个坑埋起来,安全又卫生。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好尸体,一方面也不会让病菌传染。所以在古时候,葬和藏是同一个字,就是藏起来的意思。


但是慢慢地,有人开始在上面堆起来土,或者插上标记,这个时候墓就变成了坟墓。“筑土为坟,穴地为墓”。坟墓坟墓,其实是两个东西。


再一步发展下去,树枝变成了墓碑,土堆变成了坟头——有权力的人,甚至会在上面盖个宫殿,把自己的死亡日子变成节日,要求大家记得他。”


的确是这样,八大奇迹里留下的几个:秦始皇兵马俑、胡夫金字塔、泰姬陵都是坟墓,这些建筑甚至比生前的行宫更加宏大。这些坟墓不是后人修的,都是他们自己在世的时候修的。不是后人要纪念,而是他们自己怕死。


我有点理解小娅老师带我们来墓地的理由了:墓地不是为死人修的,而是为活人修的。死去的人需要安放身体,而活着的人需要安放的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坟墓是我们寄托思念的道具,碑文则是我们的对抗死亡的咒语。


通过和墓碑的对话,是认识死亡的过程,认识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解决了这些恐惧,就能好好地回来过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能从逝者那里学到的东西。




02

人人都怕死

所以更要谈 


“你们是什么时候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会死?” 小娅老师问。


我记忆中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死亡,是我的奶奶过世。我从学校被老师神色严峻的叫出来,交给妈妈,然后开车回老家。因为我的出生年月和奶奶的去世时间相近,他们不让我上山送葬。


只看到我心里像神一样强大的爸爸跪在地上,对我说,“典典,爸爸再也没有妈妈了。”然后我突然理解了什么,大哭起来。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死亡的焦虑就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虽然你平时可能不太会想它,但是每个人都很清楚的知道,自己会死。而且,根据我这八年对生死学的经验——死亡总是来得比你的预期更快。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


“你看,我们知道自己会死,但是又总没有做准备,这种恐惧就弥漫成了焦虑,弥漫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持续一生。”


是的,正是这种关于死亡的焦虑推动每一个人,好的一面是让我们惜时如金,让我们张扬自我,证明自己曾经活过;但也让我们害怕失败、害怕伤病、焦虑抑郁……这都是对于死亡的恐惧。


过去老家农村的老太太,过了六十就会在家里放个寿木,每年生日穿上自己的寿衣,给棺材打一遍漆,她们一点也不怕死亡。今天的城里的人们,死亡被很好地隐藏起来,这种恐惧却越来越大了……


“那么,你怕死吗?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死亡?你是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的?今天我们没有标准答案,你看到这么多的墓碑——这些都是活着的人对于死亡的一个个符号,你会怎么解读这些符号?你会从里面学到什么?……”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娅老师讲完了,开始往里面走去。


我的确有自己的焦虑——我总觉得自己不再年轻,我担心是否会落后于时代,我担心一辈子就这样了,做不出我期待的成就来,我担心没能在父母亲身边——那么我会从这些“安静的逝者”这里,学到什么关于死亡的智慧呢?




03

第1个学分

到底什么是重要的?


第一个看到的墓碑,是一对夫妇的。他们是一对作家,墓碑于是就修成了书的形状,正面是封面,背面是两封儿女保存的他们曾用毛笔手写的家书。




左边妈妈这篇写着:


孩子你要结婚了,我与你爸高兴得一宿没合眼,看着我们用血泪哺养的儿女们都长大了成家立业了,我与你爸真感快慰。


你们记住以后无论在哪儿,无论做什么,都要像你爸那样,不忘国家和人民,不怕困难和挫折,勤奋努力踏实地做人,遇到困难要用两个人联合起来的力量去克服。


妈这一辈子最满足的是在你爸爸最坎坷最困苦的时候,我一直在他的身边。孩子们现在也都为人妻为人夫了,爸爸妈妈希望你们以后能与爱人同甘共苦,只有能够同甘共苦的夫妻才会有幸福,你们都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和你爸爸就放心了——


妈 即


文字最后的那个“了”字的最后一笔,拖了很长,妈妈似乎一开始想有个干净利落的勾回,但最后笔锋又慢慢的划下去,斜斜的画出一道2个字高度的弧,像是舒了一口长长的气,又像是叹了一口长长的气。女儿成家了,有些失落,但是放心了。


我读完这封信,抬起头来,每个人眼睛都湿了。每个人都看懂了这封家书,也记得了这位妈妈。她留下的东西我们都很熟悉:母爱。


对儿女的,烙印在他们生命里的爱。


一个人要死的时候,一定会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刻在墓碑上,所以借着墓碑,我们能知道什么是在死亡面前,真正重要的。


另一对夫妇的墓也刻着他们最重视的东西——徐献瑜教授、韩德常夫人之墓,前者是中国计算数学开拓者之一,后者是燕京大学音乐系高材生。丈夫留下的是自己解开的一个数学公式,妻子留下的是自己谱写的一段旋律。在墓碑之上,还有一个小框写着神秘的 43+ 34 。



小娅老师说,儿女曾问:这是什么意思?两位老人相视一笑,闭口不答——也许是年轻时候情书上的一个小秘密吧。


同行的定坤说,神仙伴侣,莫过如此。


他们留下的是对社会的贡献、爱情和些许幽默感。


说来奇怪,我们后来走过很多如雷贯耳的会长、主任、局长、作家的墓碑,他们记录了自己的生平,年月,职称,和事迹,记得最深的,却只有这个“了”字的长长一笔,和神秘的43+34。


没有人在墓碑上刻过自己年薪多少、有几套房子、创造了多少净利、拿到了几轮融资。这些每天你忧心忡忡的东西,一个都没有。


死亡面前,每个人都是哲学家。什么东西有价,什么东西无价;什么东西长命、什么东西肤浅,死亡面前,清清楚楚。


那么,这是这堂生死课里,我获得的第一个学分,现在拥有的东西里:


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04

第2个学分

到底什么是不重要的?


走着走着,小娅老师指给我们看一个墓碑,她专门绕过先不让我们看正面,带我们走到背后,指着碑文说:“你猜,这是谁的碑文?我先提示下,这个人你们肯定认识。”


大家围上去,这是一块黑色的墓碑,整整齐齐的文字,有人大声读了出来。



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 勿空谈而不顾实践; 

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 

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 司教育者勿忘宝‍存国粹; 

治家者勿忘固有之礼教; 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 

本此“八勿”,以应万有, 

所谓自力更生者在此;转弱为强者亦在此矣。


读完以后大家愣了,看文字这显然是一位大政治家,格局大,风范高,敢写在墓碑上,应该也做得真实不虚。转过来看到:“合肥段公芝泉之墓”。有人哇的一声喊出来,段祺瑞!


是的,就是大军阀段祺瑞,是“三一八惨案”的执政者,让鲁迅愤而写出《纪念刘和珍君》的段祺瑞。但很少人知道,他也是三造共和的段祺瑞,资助吴清源去日本求学的段祺瑞,也是信佛吃素的段祺瑞。


他到底是中学课本上的大坏蛋,还是墓志铭上的大英雄,或是其他记载里的乱世中的政治家?历史在这个墓碑上,呈现出不同的面相。


历史学家克罗奇有一句名言:“所有历史都是近代史”。这世上没有真相,只有传奇,每个事件都逃不过近代主流人群的重新解读——比如说吧,哥伦布就没有发现“新大陆”,他登陆之前,这块陆地上印第安人住了几十万年了。


功过、荣辱、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这是真的吗?




另一个让我动容的是容国团的墓。小时候看过《阿团》的电视剧,我还记得他的经历:


容国团1937年出生,是香港船员的儿子。他是个乒乓球奇才,16岁在友谊赛上打败日本世界冠军。1956年放弃香港、日本的高薪邀请,主动要求回中国大陆打球。3年以后就为新中国赢回来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冠军。


那一年是1959年,中国10周年国庆,周总理把这2件喜事放一起叫做“红双喜”。很多年以后,这个名字成为很多人第一个乒乓球拍的品牌。这一年他才22岁。


两年以后,带领中国男团夺冠,喊出名言“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少年英雄,把酒迎风,意气风发。


在我面前阿团的墓碑上记录,他在1968年离开,原因是不堪迫害自杀,31岁。10年以后,国家体育局重新为他恢复名誉。重新立的碑,就是眼前这块。


在墓园之中,这样离开的人实在有太多太多。离开的人也许不该记恨,但今天的人不应该忘记。


这让我想起刚刚走过的书法家启功先生自己写的墓志铭最后一句——身与名,一起臭。




启功先生看得透:身子是大自然的,名声是挂在别人嘴上的——人要一走,身与名、一起臭。


段祺瑞的多重面相、阿团被时代委屈得让人心痛、启功先生的通达预言。这让相信“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的我似乎有点释然,一个人的能力、努力和成就,在大时代面前实在是太微不足道。被卷入、被误读、被淡忘是每一个人的宿命。别人的、后人的观点,真的重要吗?


我想,这算是我学到的第二个学分:


人是死是活都要被误解,别人的看法也许没有那么重要。




05

第3个学分

独特的东西超越死亡 


到了最后的一部分,小娅老师带我们到最新的一个墓区,她不再给我们讲解墓碑,而是告诉我们,自己走走看看,看到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就停下来和它对对话。


“再见了”



有一个大石头上,手写着这三个歪歪斜斜的字。出于好奇,我走了过去,转到前面,才发现这是一个一家三口的墓碑。孩子很早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父母亲又独自过了几十年,相继离开。一起葬在了这里。


“再见了”也有了三个意思——

一个是父母告别孩子的叮嘱:再见啦;

一个是父母离开人世的告别:再见啦;

最后是父母有些欣喜的期待:在另一个世界,我们一家三口,再见啦!


同行的杨校则在另一个墓碑前站立了很久,这是一个女儿写给父亲的诗:



在他的脸上

有一座花园

玫瑰花和白色的百合

在其中随风飘动

那是一座天上的乐园


她一个人站在墓碑前很久很久,我不忍过去打扰。但是我也在想,如果我的墓碑上有字,那应该写什么呢?


在这些独特的文字背后,你能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快乐或悲伤的人。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创意,让自己的精气神儿永远活了下来——当你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死亡,你已经超越了它。


说来奇怪——如果说刚才的墓碑让我意识到人的渺小,而这些文字却让我觉得人很伟大。短短几行字,就让一个独特的灵魂栩栩如生。一个人只有是独特的,才能证明他/她曾经存在过——如果你除了名字,什么都和别人差不多,那么又怎么证明你存在过?


可惜,这种特立独行的墓碑只有少数,大部分的墓碑,都是老老实实的,黑的或白的,上面有一模一样的隶书字,刻着慈父母、孝儿孙,千人一面。



走回来的路上,我和柏宇说:


“原来墓碑可以这么玩啊,写得跟这个人还活着一样。我们的墓碑一定要好玩点,不能像这些一模一样的墓碑一样,老老实实,标标准准,工业化生产,就刻个慈父古典什么的。”


“你的墓碑就算叫慈父古典,落款 女古灵精 女古怪 也挺好玩的。”他逗我。(我的两个女儿一个叫古灵精一个叫古怪)


我乐了,继续说:“不过,难道那些方方正正后面,就没有激动人心的生命吗?肯定不会,这些人可能也并不缺乏重要的、有趣的、或灵光一闪的时刻。但是为什么这些人的墓碑这么无趣呢?”


“可能他们从来没有像我们走过墓地、思考过死亡——当死亡有一天突然来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挥挥手让别人代劳,于是就一模一样了呗。”柏宇说。


这种独特性是哪里来的?


来自于提前的接触和思考。当你从未接触,你自然没有想法;当你没有想法,你自然进入“失语”的状态,更别说有自己的独特表达了。于是当选择来临的时候,你只好选择那些工业化的、标准化东西、死死板板的人生——人就是这样被主流裹挟,活成大家的样子的。


很多时候,不是你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你。


我们从未仔细思考过死亡,所以死得平平庸庸,这不算世间大事,真的刻个“慈父古典”也不坏。今天和我一起来的人(希望还有今天看这篇文章的你)不会这样,因为他们今天就开始思考这件事:“我应该在我的墓碑上,写点什么?”“我该过上什么样的人生?”。而且他们还已经看过这么多有趣的表达。


但我们是否真的仔细思考过自己的人生?会不会对于人生也失语,从而选择说大家说的话?当选择来临,我们就只好选择那些工业化、标准化、死死板板的人生——那么很可能,不是你在上班,而是班在上你;不是你在过人生,而是人生在过你。


这是我在生死课拿到的第3个学分。


只有提前接触,才能提前思考。只有多接触精彩的人,才会有自己独特定见。


只有活出独特性,你才真的活过。




06

第4个学分

直面骄阳 


回去集合路上,路上迎面走过一对银发的老夫妇。他们没拿花圈也没有扫墓的东西,应该就是来选自己的墓地的。这两个人轻轻松松,手牵着手,逛商场一样指指点点,好奇又平静,像在餐厅挑选一个好座位吃晚餐。


走了一圈,我们又回到了一开始集合的地方。还是那些人,但是每个人眼睛里都有了不同的东西。生死课虽有标准路线,却没有标准知识,每个人都带走了自己的体验和学分——


小娅老师说:“大家看了很多很多人的墓碑,听了很多故事,但是记得这些墓碑只是一些符号,重要的是你如何解读这些符号?我自己从事这件事越久,有句话就越觉得深刻,‘死亡总比你预计得要早’。



中国的儒家文化强调‘未知生,焉知死’,他们认为不要去谈死亡,所以我们总忌讳谈死亡。我倒是觉得,只有想好怎么死,才能回来好好的过好这一生。今天的作业,就是希望大家回去写一封你和让你最有感触的墓主人的信。”


欧文 · 亚隆的《直面骄阳》里说,死亡就好像朝阳一样,无论你做什么,他都存在。如果你背过去不看他,你依然能看到他的影子,而最好的方式是转过身,直面骄阳。我想起刚才见过的两位老夫妇,从这里回去的日子一定特别宁静,特别温馨。


我看看大家的眼睛,相信这里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答案。这个学分我们都拿到了:


生死这一课是迟早要学的,与其逃避,不如直面骄阳,向死而生。


我想,我应该找个时候和爸妈谈谈死亡。他们以后希望呆在哪?如果要写,他们生命最独特的片段是什么?不是为了未来,而是为了他们现在就开始过好剩下的一生。




07

第5个学分

超越死亡 



从墓地回来两天,我对生死学做了一些系统的了解,有了一些更全面的知识。的确,每个人都有死亡的恐惧,我们为什么怕死?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1. 怕生前受苦:害怕离开前的痛苦;医学希望解决的,就是这件事。


2. 怕死后无去:害怕死后无处可去、虚空无穷。宗教、哲学、要解决的是这件事;


3. 怕后悔人生:害怕自己死后,以前做错的事情再也无法挽回了。价值观、心理学面对的就是这件事。


不过,我们的确有方法,超越死亡。


1. 生前受苦有解:首先当然是要多锻炼身体少生病,另外我在「超级个体」专栏文章《古典:关于离开人世,每个人都应有更好更舒服的选择》里详细讲过生前预嘱的事,可以避免痛苦的死去,有兴趣也可以看看。


2. 死后无去有解:最本能的方法是繁衍后代、最直接的方法是信仰,最有力量的方式是为一个超越小我的事情做贡献。


3. 后悔人生竟然也有解:那就是把现在过成最好的一天。


什么叫把现在过成最好的一天?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个小故事,叫《死后的人生》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几个月前我做了一个记得极为清晰的梦 (我通常是不记得自己的梦的), 我梦见自己死后去了天堂。 


我往四周看了看, 明白自己在哪里了——绿色的田野, 羊毛般的云彩, 芬芳的空气, 远远传来的令人迷醉的天乐。记录天使 (recording angel) 带着灿烂的笑容和我打招呼。


我惊讶地问道:“这里是天堂吗?”

记录天使回答说:“是的。”


我说 (醒来后回想时, 我为自己的诚实而自豪):“那肯定搞错了, 我不属于这里, 我是无神论者。”

“没有搞错,” 记录天使回答说。


“但作为一个无神论者, 我怎么可能符合资格?”

记录天使严肃地说:“是我们决定谁符合资格, 而不是你。”


“明白了”, 我说。我向周围看了看, 又想了片刻, 然后问记录天使:“这里有打字机可以让我用吗?”


对我来说这个梦的意义是很明显的。 我心目中的天堂是写作, 我已经在天堂里生活了半个多世纪, 而且我自始至终都知道这一点。


阿西莫夫的梦想就是写作,他这一辈子写了480多部书,“一直梦想着自己能在工作中死去,脸埋在键盘上,鼻子夹在打字键中”。


在他在世的时候,他一直都活在天堂。


写到最后,我想我拿到了关于死亡的第5个学分。


死亡的恐惧有三,每种都有解。而最好的的方式就是:

找到天赋和奉献的结合,把此生过成天堂。


那么好的,

再见了——————





08

最后的建议 


前面说过,这篇文章想表达的有点多。一方面为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景和感受,让每个人也能身临其境,一方面死亡本身就是一个很大,很开放的话题,每个人带走的都不一样,我并不准备给标准答案。


但是为了怕大家看得蒙圈,我还是做了一些整理。


关于死亡:


1. 每个人在第一次意识到人会死以后,都被植入了死亡的焦虑——知道我们有一天会死的。这种焦虑是创意和成就之源,也是抑郁和焦虑之源。


2. 很多伟大的殉葬工程(今天你游历的很多景点),很多关于死亡的仪式仪轨,都是这种焦虑的产物。


3. 死亡总来的比你想象的要快。


4. 死亡的恐惧有三种:生前受苦、死后无处、害怕后悔。


5. 与其压抑这种恐惧,不如直面骄阳。


关于死亡教育:


6. 找到一个好的机会尝试和老人谈论死亡,会让他们更好地面对死亡的恐惧。


7. 很多童书谈到了死亡,是给孩子的很好的死亡教育书,如《好好哭泣》(Cry,Heart,But never break)《爷爷变成了幽灵》;每个孩子都有害怕死亡的记忆,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


8. 如果你是成人却从未接触过这个方面,其实你这方面还是个孩子,一起读吧。


9. 生死这一课是迟早要学的,尽早学习,向死而生。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生死课”作为「新教育人」的特别活动——我一直认为,新教育的“新”,应该是关于教育的“新需求、新理念、新形式和新技术”。


很多人谈到新教育,想到的是AI、VR、STEM这些新技术,却忘记了关于生死的教育、关于自己的教育、关于大自然的教育,这些也是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个跨过温饱、AI会取代大部分重复工作、已经越来越以人为中心的时代,世界需要更加像人的人。好的教育——“面向未来,使人为人”。




09

一起做个小实践吧 


我的好朋友顾远说过一句话:“学习在窗外,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我们也一起做个小实践吧。


因为清明不仅仅是祭祖的节日,也是春天最好的时光:《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希望每个人都能走出去,带一点春天的、活力的东西进入自己的房间,也希望你能看着这生命之苗,向死而生,直视朝阳。






点亮「在看」

感谢你真的读完了这任性的几千字,欢迎留言里一起聊聊你的感受、故事,

又或者是——

你会如何写你的墓志铭?

‍‍‍‍


推荐阅读:
1. 《一文说透,你能为父母养老做的 8 件事(深度长文)》


看完记得关注古典古少侠,一起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