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牢记:非必要不消费,非必要不辞职,非必要不负债

古典 古典古少侠 2024-01-08

大部分人会高估一件事短期的变化,却低估它长远的变化。

这是我在《AI未来进行时》课程里,讲的一个定律。从现在AI在短视频、写文案等各方面的深度应用来看,这句话已经部分实现了,三五年之后AI 或许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那么在这样一个持续变化的时代,我们该怎么办?

我想坚定的告诉你,如果想加速个人发展,最好的方式是——读书,跟一群真正站在世界前端的人一起去读书。

前几天我做了一场直播,和大家详聊了「在经济下行期间,如何用读写加速个人发展」。这是直播最精华部分文字版,共5000字,但耐心看完你绝对大有收获。分3个部分:

1. 经济低迷时,我们该做些什么?
2. 阅读如何帮助我们向内成长、向外扩展?
3. 读写如何嵌入生活,构建我们自己的小气候?

共读会礼诺涵制图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01
经济低迷时,我们该做些什么?

一 、经济下行期间的3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做到「3非」——非必要不消费、非必要不辞职、非必要不负债。

非必要不消费:这个很好理解,在经济下行时,大家第一反应都是把减少消费,把金钱存起来。

非必要不辞职:过去两年真实的数据显示,有 60% 的人不是被企业裁掉的,而是裸辞的。而更恐怖的是,裸辞的人平均找到下份工作的时间在 6.47 个月。

如果你今天还有工作,在组织里面先呆着求稳,除非你有特别清晰且适合的机会。

非必要不负债:中国人债务大部分都是关于房屋,近两年在北上广深地区的法拍房很火,代表很多人资不抵债了。

在还没有陷入窘境之前,把花呗信用卡停掉,即便用也把额度限紧一点,记录支出避免负债。

第二个建议,是做到「3存」——存钱、存知识、存身体。

过去工作机会多,大部分人都选择投入到工作中,快速赚钱再好好休息。但在拼命工作时,透支了身体和亲情。

而现在在经济和机会都不够好的情况下,工作回报在逐渐下降,建议大家可以回归到生活中,做到「3存」。

存钱:养成定期储蓄的习惯,可以试着每个月把 20% 的钱存起来,会发现日子一样能过。

存知识:我有个朋友回顾08年,他说当时人生正确的决定,就是在低谷的时候放弃了财会专业,认真的读了心理学,他现在已经一个非常好的心理咨询师和导师。

如果现在职业让你疲倦不堪,成长空间不大,目前经济又能支持的话,选择读书储存知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存身体:在疫情结束以后,看病的人反而络绎不绝。因为当身体从紧绷应激状态,回到安全状态时,各种小毛病就会浮现。

你可以每天抽一小时,去跑步,走走路,健身,培养一些爱好。当然也可以存一些家人愉快的时光,存一些孩子共同成长的经验。

第三个建议,学会2项技能。

首先,尝试找一门赚钱的技能。

工作幸福感高主要靠优势,但是工作的收益率高主要靠趋势。

两者的比例是什么呢?在过去的 20 年大概是 3: 1。聪明人会花 20%- 30% 的时间去摸趋势,学新东西,但是笨人就会持续的在一个单点死磕。

未来,中国有什么趋势?

美国的服务业从业人口有84%,比中国多一半,且都是创造增值的高净值的服务。比如律师、医生、企业咨询教练等,这是美国GDP 高起来的核心原因。而中国更多是送外卖、服务员的基础服务。

这意味,中国在服务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未来在第一第二产业里,会有20%左右的专家,成为高净值的知识服务者,我们正在迅速向专业的、高净值的服务业推动。

下面2张图,左边是年轻人最受欢迎的十大副业,右边是最容易踩坑的职业。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你看,越能突显你的独特手艺,就越不容易失业,反之人人都能做的陪玩、上门喂猫等,失业率越高。

其次,学会一门花钱的手艺。

聪明人都知道,好的生活并没那么贵。冲动消费前让自己冷静下来,你会发现大部分自以为需要的消费,都没有必要。

相反,多去陪伴家人,和亲朋好友们拥有一段美好的回忆并不贵,或许一个滑梯、一根火腿肠就足以。

除了策略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做好最坏的打算,但用最积极的态度面对每一天。

放弃幻想是在经济不好的时代,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不要总是幻想能回到过去,不然日子会很艰难。

俞敏洪当年遇到双减,新东方市值从120元掉到2.2元,60倍,裁员7万。但老俞非常诚恳地接受了现实,并积极去尝试新的出路,最终东方甄选出现,获得了认可和成功。

二、面向未来,什么行业发展最好?


在年初的时候,很多人问我什么行业发展最好,我当时讲了很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今天我们回归到普通人,务实地说做什么小生意比较容易赚钱。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模型来看,在经济向好的时代,所有商业都集中在“被尊重”和“参与”的需求上。

但是当经济不好时,所有需求都会往下掉,回到生存需求上,无非包括以下2种:

一个是廉价的快乐。比如:东北在下岗最严重的时期,开最多的是舞厅。日本在大萧条的时候,卖得最好的是便宜白酒和香烟。美国在大萧条时期,收音机取代了歌剧院成为娱乐的核心,因为免费。

另一个是安全需求。在经济下行期间,律师打官司的数量大幅上升,离婚率和结婚率都会变低。因为任何变动都有可能带来经济损失不安全。但像算命、保险、健康等行业,就会发展得很好,因为大家需要。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如果大家准备做个小生意的话,以上推荐的领域都挺好。但要注意的是,这些并不是真正的事业,只是基于一个时代周期的趋势。

以上,就是我对于上半年局势的一个判断。总结一下——
1、给到了大家「332」结构的建议,包括3非、3存、以及2个需要学习的技能。
2、面向未来,要学会做最坏的打算,用最好的态度。
3、基于生存需求,未来发展最好的小生意有2个方面。



02
阅读如何帮助我们向内成长、向外扩展?

在这个机会不多的寒冬时代,我们为自己的成长还能做什么呢?
我的感受是:往下走,每当你向内成长一层,向外就能拓展一层。

这半年我自己的每一次的变化都是来源于对内的自我探索,深深地往下挖一层,就能看到新的一层空间,也看到了阅读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一、在信息洪流中,学会用阅读“停下来”。


具体怎么做到内在成长?关键是学会用阅读“停下来”。

前段时间梅西来中国,一个前国家队的副教练和我说了一个知识:其实球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不是射球,而是停球。

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在一个变化的信息洪流中间,学会让自己定住不要慌,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而阅读,就是一个让你“停球”的方式。

举个例子,8 月份我们要读的书是《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暗藏着字节跳动成功的秘诀。
其中一个概念叫「熵增」,世界的本质是无限趋于混乱和分散的。
比如,刷短视频,会把你有限的时间切割成无数个两分钟,如果放任就会走向无止尽的混乱。

当一个人在自律的时候,他在做熵减,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在熵增。

张一鸣也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后决定要用最极端的自律和延迟满足,去收割全世界最不延迟满足的人,于是他做出了头条和抖音。

相信你在阅读的时候,也一定遇到过让自己“停下来”的时刻。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二、阅读本身,会为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阅读这件事,很多人追求变现,但我挺反感的。如果只是赚钱工具,就太低估阅读了。它对我们的意义,其实在于以下几个:

第一个,阅读能塑造一个人的人格。

前段时间,我去两弹一星研发的地方,看到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故事。
当年原子弹第一次试爆时,有7个人留在了最近的山上指挥,一旦失败就必然牺牲。还好最后成功了,他们获得了二等功,但要求保密。

其中有一位叫徐虹,回家后每次有人问他的二等功,他都不说,别人质疑也不解释。最后成了一位灯泡厂的技术工人。等到几十年过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说,徐虹说:不需要,我见过更伟大的事情,所以我对这些事情毫不在意。

人这一辈子,在见证过真正伟大的事情和人格后,就会被这种伟大所浸染,对鸡毛蒜皮的事儿不甚在意。

阅读,就是在不断见证伟大人格,并形成自己人格的过程。

我和大家分享下,这些年我和大家一起读了一年书之后的改变:

  • 读完稻盛和夫的《斗魂》,我学会了将心比心,要真正爱你的员工,关心他们所关心的。
    所以在今年年初我为新精英所有员工的父母都买了保险,万一遇到事情可以有90%的报销。

  •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后,让我学会对孩子抱有更多的尊重。
    牧羊少年的父亲在听到他要去外面看看后,没有阻止,而是尊重他的选择,并给了他两袋金币。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也是如此,尊重并支持。

  • 在读完《少有人走的路》的熵增熵减后毛骨悚然,开始每天早上跑步半小时。
    每当我开始不自律的时候,总觉得会有人收割我,所以要自律。

这些都是我们共读会过去一年里读的书,在这一本本书中塑造了我自己的人格,我也是这样一点点改变自己的。

阅读到最后,就是你心里的房间住了很多人,有孔子、老子、庄子、黑格尔、马克思,当我遇到问题他们就会来我的身边陪我聊天,时间长了慢慢的就会变成我的人格,这就是塑造人格。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第二个变化,读写能持续地拓宽你的边界。

我女儿第一次摸火的时候只知道哭,后来学到了烫这个词,就能把这个体验准确的表达出来。

有体验但说不出的东西,叫做暗知识。当你读一本又一本的书时,心理词典会越来越多,这也是消除暗知识的过程。

一些从来没了解过的词,比如:熵增,自律成熟的爱、斯多葛……就像一盏台路灯一样,能照亮你的意识边界,拓展你的世界。

共读会里有一个学员叫丽姐,加入一年半写了360张卡片。在学完后鼓励她的儿子也开始阅读和写作,在过程中打开了暗知识,拓宽了人生经历,并且在15岁的时候,真的完成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一个 15 岁少年的自传》。

我希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持续点亮心理词典,一点点去写出自己人生的人。

第三个:读写是一种社交。

一个会阅读的人,他就永远不会孤独,因为他会遇到特别多有意思的人和独特的体验。

比如,读《静夜思》你能遇到到李白,感受他在父亲离世、家产被瓜分、失去故乡后的痛苦和忧愁。如果你看了最近大火的《长安三万里》,会更有感觉。

事实上,所有的书籍和文字,我们都能感受到它背后的情绪和人。
阅读,就是和世界的高手们交朋友。

三、 阅读的2种捷径之路


那读书有没有捷径?我觉得是有的。

第一个捷径是主题式阅读。

共读会的书,每一本都是一个领域入门切入口。《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讲的是该如何深入挖掘一个问题。

看似这是一本书的内容,但其实我们精华课整合了3-5本领域书籍的核心,最终呈现给到大家。

比如,我们抽离出了一个U型模型,分为「问、挖、创、推」这四步;总结整理了10个问题清单,基本上可以帮助你基于所有内容提出问题,最后落到生活的场景当中。


这样的阅读学习才是真正的深入和打透。
共读会为大家整理了5大方向的主题式书单,可以供大家参考。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如果大家对某个话题很感兴趣,我建议你在一个月内把这领域里的6本书都听完,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浮现上来,形成你的认知。然后再选择1-2本去精读,逐一击穿。

主题阅读更像是深度旅游,相比于走马观花来说,在一个地方待上20天,更能快速提高认知。

通过一本链接一本的阅读,到最后能在脑子中形成一个智慧之谷,住了很多有智慧的人,变成你的心灵之所。

第二个捷径是什么呢?把书读掉。

阅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把一本书读薄:是总结一本书的核心观点,给你讲干货,用一句话说出中心思想。这是为了方便理解,但一句话的干货对我们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把一本书读厚:从这本书延伸到更多内容。比如,写卡片就是把书读厚的方式之一,用个人经验加入到公共知识里,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

把一本书读透:真正读透,是要能行动起来,在实际生活中做到。我们也是这样要求教研团队的,只要自己没做到的事情,就没有情绪和信念感,自己都不信更无法帮助他人。

最后,是把一本书读掉。让它融入到你的人格里,从二维读到三维。这样的书一辈子三五本就够了,变成你的人生信仰,不再去怀疑并自然而然的做出来,就是读到身上去了。

共读会过去在帮大家把书读薄和厚,今年试着把书读透。

但把书读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也不是读完明天就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真正有所改变的人,都已经把读写嵌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成为自己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相信阅读能改变人格,相信阅读能拓展你的世界。这是在这个时代不那么功利的阅读理由。



03
如何用读写营造一个小气候?

外面的环境是你改变不了的,但是每个人的小气候,是你可以创造和搭建的,成为你随身携带的港湾。

共读会里有很多人在打造自己的小气候:

比如家安,在2年时间里,不仅自己写了961 张卡片,还带动了更多人一起去成长。在共读会里创建了28天日更活动,让很多人一起加入到成长的队伍中。

朱燕飞,她是一个央视主持人,写了788张卡片,并运用到了生活和工作当中。用卡片做复盘、写新闻口播稿,形成了一个小闭环。

子谦,开启了一个卡片的品类,就是写家书。目前已经带动大家写了 1000 多封家书,我相信至少有1000多个家庭就这样通过读写被点亮了。拉近了很多家庭之间的关系。

蔡huimin,加入共读会很多年只写了5张卡片,但是通过读书给她的投资带来了启发,最终赚到了共读会10年的学费。

 后台回复“回放”,领本期直播视频

通过读写改变自己的同学,还有太多太多……
越往向下深耕,往上就会越拓展一层。

在智能时代,读书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打磨我们的人格,拓展我们的眼界,帮我们更好的表达自己。

不用纠结读写是否真的能改变人生,重要的是享受读书过程,和一群人格圆满、最优秀的伟人站在一起。

希望接下来我们可以继续一起读书,成为一个人格更完善,更强大的人。


感谢个人发展共读会同学:

林岚、黄金、龚道平、陈霜v、圆圆、喜宝

第一时间进行文字整理





近期活动:

如果你也想真正把书读透,让读书嵌入到你生活里。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加入我发起的「阅读写作3天训练营」,已经到79期了。

我会在里面很详细地讲SS卡片读书法,这是我阅读写作将近20年,总结出来的一套自己独特的深度阅读和写作的方法。让你掌握把书读透的能力。只需0.99元,7月31日开营。

感兴趣的话,现在马上参加吧!

 👇扫码报名学习👇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即可):

1.《人生备考攻略:除了高考,你还有5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2.《张雪峰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是普通人的生存痛点》
3.《15万公里、4000首诗、2000万赞,54岁外卖小哥火爆全网》
4.《3年前,那个被患者砍成重伤的医生回来了…》
5.《失业率超20%:宁愿不工作,也不愿再做「狗屁工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