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师版九上数学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教案(教学设计)

班班通平台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教学目标: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了解菱形的概念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体会菱形的轴对称性,经历利用折纸等活动探索菱形性质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在证明性质和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设置情境 ,提出课题;第三环节:猜想、探究与证明;第四环节:性质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课前准备

1、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搜集菱形的相关图片。

2、教师准备菱形纸片,上课前发给学生上课时使用。

第二环节设置情境 ,提出课题

教学内容

学生:观察衣服、衣帽架和窗户等实物图片。

教师:同学们,在观察图片后,你能从中发现你熟悉的图形吗?你认为它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特征呢?

学生1:图片中有八年级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彩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与ABCD相比较,还有不同点吗?   

学生2:彩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任意两条邻边也相等。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像这样,“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教学目的】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对比分析能力。上课时让学生观察图形,从直观上把握菱形的特点,从而给出菱形的定义,让学生明确菱形不但是平行四边形,而且有其特点“一组邻边相等”。同时,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因为有了数学而变得更精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注意事项】

  学生在通过观察对比得到菱形定义的过程中,会提出菱形的许多性质,如四条边相等、对角相等和对边平行等等,教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积极的有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要强调菱形不仅是平行四边形,而且有其自身特点“一组邻边相等”,这样强化了菱形的定义,又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了铺垫。           

第三环节 猜想 、探究与证明

 教学内容

   1、想一想

①教师: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一般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你能列举一些这样的性质吗?

  学生:菱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②教师:同学们,你认为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请你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菱形的性质,组长组织组员讨论,让尽可能多的组员发言,并汇总结果。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启发同学们类比平行四边形,从图形的边、角和对角线三个方面探讨菱形的性质。对学生的结论,教师要及时评价,积极引导,激励学生。

2、做一做

教师:请同学们用菱形纸片折一折,回答下列问题:

(1)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2)菱形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学生活动:分小组折纸探索教师的问题答案。组长组织,并汇总结果。

教师活动: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怎样折纸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学生研讨完毕,教师要展示汇总学生的折纸方法以及相应的结论,以便于后面的教学。

师生结论:①菱形是周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是菱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②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3、证明菱形性质

教师:通过折纸活动,同学们已经对菱形的性质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要对菱形的性质进行严格的逻辑证明。

教师活动:展示题目


已知:如图1-1,在菱形ABCD中,AB=AD,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求证:(1)AB=BC=CD=AD;(2)AC⊥BD.

师生共析:①菱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邻边相等,这样就可以证明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了。

②因为菱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点O是对角线AC与BD中点;又因为在菱形中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这样就可以利用“三线合一”来证明结论了。

学生活动:写出证明过程,进行组内交流对比,优化证明方法,掌握相关定理。

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 = CD, AD= BC  (菱形的对边相等).

又∵AB=AD

∴AB=BC=CD=AD

(2)∵AB=AD

∴△ABD是等腰三角形

又∵四边形ABCD是菱形

∴OB=O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在等腰三角形ABD中,

∵OB=OD

∴AO⊥BD

即AC⊥BD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的证明过程,进行恰当的点评和鼓励,优化学生的证明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证明能力,最后强调“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让学生形成牢固记忆,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折纸可以猜想到菱形的相关性质,教师在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口述论证过程,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加以引导,尽量减少学生推理论证过程中的困难。

学生经过了折纸这一操作活动后,再经过逻辑证明,把操作层面的感知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充分了解了菱形的本质特征。本环节让学生进行猜想探究和证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操作活动得到的结论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是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活动的自然延续,实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注意事项】

在折纸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探讨折纸的方法,明确折叠过程中的对应点及相应的对称轴,对称轴是菱形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而不是菱形的对角线,以便于学生正确迅速找出菱形中的对称关系。掌握数学知识,离不开“实践→认识→再实践→认识”这个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通过说理论证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菱形的本质,对这样的过程学生也可以很好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使用几何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第四环节 性质应用与巩固

 教学内容

教师:通过刚才的严格论证,我们已经认识了菱形的特殊性质,下面我们利用这些性质来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题目

1、例1 如图1-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 ∠BAD=60°,BD=6,求菱形的边长AB和对角线AC的长。

师生共析:①因为菱形的邻边相等,一个内角是60°,这样就可以得到等边△ABD,BD=6,菱形的边长也是6。

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可以得到直角△AO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OB=3,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OA的长度;再一次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AC=2OA,求出AC。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AD(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AC⊥B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在等腰三角形ABC中,                                               

∵∠BAD=60°                                                  

∴△ABD是等边三角形                                 

∴AB=BD=6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OA2+OB2=AB2

2、随堂练习

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 相交于点O.

已知AB=5cm,AO=4cm   求 BD的长.

 师生共析:从图中可以知道AC与BD互相垂直,可以构成直角△AOB,因为AB=5cm,AO=4cm,这样就可以运用勾股定理求出OB;又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BD为OB的两倍,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求出BD的数值了。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O2+BO2=AB                       

∵ 四边形ABCD是菱形

∴BD=2BO=2×3=6(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所以,BD的长是6cm.                                      

【教学目的】

  学生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菱形的性质,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注意事项】

在此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学生是否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2)学生的几何语言是否准确、规范、严谨;(3)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和交流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题目,理解所学的知识。

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菱形的定义、性质 ,我们来共同总结一下:

1、菱形的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菱形的性质:①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③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应用菱形的性质可以进行计算和推理。

【教学目的】

教师鼓励学生交流课堂实践的经历、感受和收获;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反思意识及总结能力。

【注意事项】

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收获,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的知识。

第六环节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1.1    知识技能 1、2、3    数学理解 4


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二)

1.知识目标:

理解菱形的判别条件及其证明,并能利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能力目标:

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实际操作,探索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4.教学重点

(1)   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2菱形判定定理的应用.

5.教学难点

学生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增强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治学态度。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温故知新;第三环节,展示交流,引导探究;第四环节,独立证明,交流提高;第五环节,实际应用,练习巩固;第六环节,课堂小节,回顾思考;第七环节,作业布置。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制作菱形

(1)   在一张纸上用尺规作图做出边长为10cm的菱形;

(2)   想办法用一张长方形纸剪折出一个菱形.

(3)   利用长方形纸你还能想到哪些制作菱形的方法.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棱形的过程学生可以体会菱形的判定条件,从而为课堂上的探究,尤其是理论证明做铺垫。同时以这种比较有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自主预习,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的注意事项

(1)长方形纸片(也可以用三角形纸片,详见“拓展资源”文件夹中的相关内容.);

(2)记录制作过程以备在课堂上演示讲解;

(3)方法越多越好.

第二环节:温故知新

活动内容:通过练习复习上节课探究过的菱形的性质

活动目的:通过课件中的问题回顾上节课探究过的菱形的性质定理,从而为本节课课堂上的探究,尤其是理论证明做铺垫。同时以这种比较有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自主预习,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的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主动讲解、相互补充完成本部分内容.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引导探究.

活动内容:利用实物投影或者课件,请学生说明自己制作的菱形的过程,教师从中抓住“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菱形的尺规作图)”和“利用长方形纸剪折菱形”等的实例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到理论证明的必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菱形的判定与菱形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用实物投影、课件、板书等方式罗列发现的学生资源:

(1)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棱形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请学生交流大体思路

(3)菱形的尺规作图

(4)利用长方形纸剪折菱形

活动目的:菱形的性质学生刚刚学完,也经过了严格的证明,学生对问题证明的分析和格式要求有一定的认知,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是互逆定理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最后通过互查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严格的证明,培养严谨的作风。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活动注意事项

(1)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教师要能及时扑捉学生资源;

(2)展示交流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多提“为什么”,鼓励学生质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

(3)如果学生资源不足,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展示教材上的课例。

第四环节:教师引导,独立证明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独立完成“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和

“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两个判定定理的证明,并进行全班交流。

(一)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1-3,在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C⊥BD.

求证: ABCD是菱形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又∵AC⊥BD

∴BD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BA=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定义)

(二)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1-5,四边形ABCD中,AB=BC=CD=DA.

求证: 四边形ABCD是菱形

证明:∵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菱形定义)

活动目的:菱形判定定理的证明首先可以让学生对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再对比性质定理的证明进行,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遇到题目时冷静思考,找到解题思路的良好习惯。在分析思路时,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最后通过互查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严格的证明,培养严谨的作风。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活动注意事项

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要证明的判定定理,加入那个小组,每个小组去证明一个定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同时还能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对思想方法的研究上去;同时,采取小组合作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鼓励发现更多的方法来证明这些定理,在小组讨论形成结果的时候,由代表为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并把自己组所有想到的方法向大家展示。此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证明是否严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关注他们是否有新的想法,对学困生则要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证明思路。

 

第五环节:实际应用,练习巩固

活动内容:小组合作完成教材中的两个习题

1.教材P7随堂练习

画一个菱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4cm、6cm.

2.教材P8知识技能1

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与AD、AC、BC相较于点E、O、F.

求证: 四边形AECF是菱形

活动目的:运用刚刚证明的两个判定定理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通过对教材P7随堂练习的解决,让学生找寻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最大化地提高学生能力。

活动注意事项

(1)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能及时发现学生资源,及时点明共性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采用不同的思路解决问题,并能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3)强调证明过程书写的规范性;

(4)教材P8 知识技能1

此题完成证明过程后,应当点明可以采用类似方法用长方形纸制作菱形,与第一环节呼应起来。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互相交流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何时该选用性质定理,何时选择判定定理,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遇到菱形实际题目时如何分析思路,以及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等。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前面的准备活动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推理论证能力,并且对于研究科学需要严谨的作风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

活动注意事项:鼓励学生互相补充,畅所欲言,不要由老师替学生总结,特别要关注一些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这个环节来给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帮助他们发现困难以便今后更好的解决困难。

第六环节:作业布置

1.教材P8 知识技能2

此题要求有能力的同学分别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菱形的两条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2. 教材P8 数学理解3

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三)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并掌握菱形面积的求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菱形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的应用过程,体会数形结合、转化等思想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知识回顾;第二环节:知识应用;第三环节:拓展提高;第四环节:效果检测;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因人作业。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

内容:同学们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菱形的性质及判定,你能完成下面几个题目吗?

1.如图1所示:在菱形ABCD中,AB=6,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其余三条边AD、DC、BC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对角线AC与BD有什么位置关系?

(3)若∠ADC=120°,求AC的长。

2. 如图2所示:在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其成为菱形:

添加方式1:                                  .

添加方式2:                                  . 

目的:通过一些简单题目的设计,帮助学生回顾菱形的相关性质及判定方法,学生从题目入手,不会显得那么古板枯燥,不仅能回顾相关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效果:学生通过题目很好地回顾了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第二环节:知识应用

1.典型例题:

例3 如图3,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为10cm.求:

(1)对角线AC的长度;

(2)菱形ABCD的面积.

解:(1)∵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即∠AED=90°,

DE=BD×10=5(cm)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AC=2AE=2×12=24(cm).

(2)S菱形ABCD= S△ABD+ S△CBD

=2×S△ABD=2××BD×AE

= BD×AE=10×12=120(cm2).

目的:通过例3让学生对菱形的相关性质进行灵活应用,同时学生对于具体的问题通过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学生展讲、教师点拨后基本能形成比较好的解题思路。

效果: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比较容易,但是学生的书写过程不规范;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求一边上的高,经过讨论交流点拨后学生能接受这种方法。在实际过程中教师应追问学生菱形的面积和对角线有什么关系,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而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2.变式训练:如上图3,四边形ABCD是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为12cm,AC长为16cm.求:

(1)菱形的边长;

(2)求菱形一条边上的高。

目的:变式训练的设计,是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菱形的相关性质,同时对于第二问,学生必须灵活运用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这一结论求出面积进而求出一边上的高。

效果:学生对于第一个问题解决比较顺畅,书写较例3规范多了,但对于第二问仍然有疑问,教学时注意引导。

3.方法启迪:

同学们在我们刚才完成的例题及变式训练中你有什么方法感悟或者经验?

目的:学生完成典型例题后及时总结经验是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的好办法,教师借助这一环节既帮助学生梳理了思路,同时对于学习还有困难的学生是一个好的学习机会。

效果:学生对解决菱形性质类题目有了自己的思路,同时在例题和变式训练中有问题的同学通过思路的梳理与解析,也基本能掌握解题的方法。

4.知者加速与补读帮困:

知者加速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一条对角线长为16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cm2.

目的: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大多数数学老师我想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异太大了,为了不让掌握较快的同学(我们称为“知者”)在陪读中浪费大量的时间,自然分材教学主张这部分同学能够先行一步,课堂上能尽可能多的掌握知识(我们称为“加速”)。

正是因为数学每一节课的知识点都比较集中,数学课堂上对于学困生的帮助才比较容易操作。教师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后,对掌握较慢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我们称为“补读生”)应及时帮困。

效果:知者加速的操作主要是从熟练掌握知识点和拓宽学生知识面两个方面来进行的。“知者”学完新授知识以后,最主要的任务还是熟练掌握知识点,此时教师应可以通过典型例题的反复练习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点熟练程度为后面的灵活运用打好基础。当“知者”已经掌握知识点以后,教师就应该及时通过变式训练或增加难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补读帮困让学习有困难的这部分同学能够在数学课上尽可能地掌握知识,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第三环节:拓展提高

1.如图4,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部分ABCD是菱形吗?为什么?

 2.如图5,你能用一张锐角三角形纸片ABC折出一个菱形,使∠A成为菱形一个内角吗?

目的:很多学生在玩耍的时候经常玩纸条,学生非常熟悉这一背景,但是他们很少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这样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这一题目对于菱形的相关判定方法也进行了巩固。

效果:学生学习的兴致非常高,讨论积极,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后对问题基本理解。

第四环节:效果检测

1.如图6所示,菱形ABCD的周长为40cm,它的一条对角线BD长10cm,则

∠ABC=        °,AC=       cm.

2.如图7,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AC=4cm,BD=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cm2

3.已知,如图8,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F、G、H分别是AB、CD、AC、BD的中点,四边形EGFH是( )

A.矩形    B.菱形    C.等腰梯形    D.正方形

4. 已知:如图9,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AB和BC上的点,且BE=BF,

求证:(1)△ADE≌CDF;  (2)∠DEF=∠DFE.

知者加速2:已知:如图10,在Rt△ABC=90°,∠BAC=60°,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和AB于点D、E,点F在DE延长线上,且AF=CE,求证:四边形ACEF是菱形.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存在什么疑问?请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知识收获、方法收获、关注问题。总结完成后请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应对本节课方法上,解题思路上进行升华点拨。

目的:学生能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反思,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归纳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的作用。

效果:学生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反思,同时通过小组交流畅所欲言,既回顾了知识又帮助了同学。

第六环节:因人作业

必做题:课本p27知识技能第3题,第4题,第8题;选做题:如图11,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BC的中点,BC=2AD,EA=ED=2,AC与ED相交于点F.当AB与AC具有什么位置关系时,四边形AECD是菱形?请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菱形AECD的面积.

目的: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水平的不同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题目,对于巩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能起到较好的作用,选做题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的同时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1.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矩形的的定义,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性质定理;会用矩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推导证明;

(3)会初步运用矩形的定义、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2)通过灵活运用矩形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掌握几何思维方法,并渗透运动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测量、猜想、归纳、推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2) 通过小组合作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自信心。

(3)从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中,体会特殊与一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分组讨论、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层层递进,推理验证;第四环节:乘胜追击,完善性质;第五环节:建构新知,发展问题;第六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第七环节:反思交流,反馈提高。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活动内容:1、平行四边形具有哪些性质?

2、探究矩形的定义。

利用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演示,使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变化,让学生注意观察。在演示过程中让学生思考:

(1)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2)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不变的是什么?

(3)在运动过程中四边形改变的是什么?

不变:对边仍保持相等,对边仍分别平行,所以仍然是平行四边形

变: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改变过程中有特殊值吗?这时的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活动目的: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经历了矩形概念的探究过程,自然而然地形成矩形的概念

活动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观察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过程,事实上是在学生已有的平行四边形相关认知的基础上建构,让他们认识到矩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却是角度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从而自然得到矩形定义需满足两个条件。(1)平行四边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定义是本节的关键点,因此观察过程不能省略。

第二环节:分组讨论,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1.既然矩形是平行四边形,那么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性质

 

类别

对角线

对称性

矩形

对边平行

且相等

对角相等

对角线互相平分

 

中心对称图形

 

   2.但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还具有一些特殊性质。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矩形的其他性质。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身边的矩形(如书本,课桌,铅笔盒等)的四条边长度、四个角度数和对角线的长度及夹角度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2)根据测量的结果,猜想结论。当矩形的大小不断变化时,发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3)通过测量、观察和讨论,你能得到矩形的特殊性质吗?

教师在学生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板书):

矩形的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活动目的:让学生分组探索。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研究平行四边形获得的经验,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探索矩形的特性,还可提醒学生,这种探索的基础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动脑思考,动口讨论,自主发现矩形的性质。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观察从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的过程,再通过测量、观察和讨论,从边、角、对角线三方面不难发现矩形的性质。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的结论会更让他们乐于接受,而方法也在此过程中渗透给了学生。因此,教师不要觉得内容比较简单,就越俎代庖,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活动时间

第三环节:层层递进,推理论证

活动内容:提问:怎样证明你的猜想?

(教师写出定理1、2的已知、求证,请同学分析思路写出证明过程)

订正完毕后,请同学说出性质的推理形式,教师板书。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90°对角线AC与DB相交于点O。

求证:(1)∠ABC=∠BCD=∠CDA=∠DAB=90°

  (2) AC=BD

活动目的: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不仅要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在上一环节观察,测量,猜测的基础上,学生较易得出结论。但结论是否真的正确,必须经过严谨的证明。该环节旨在训练学生规范写出推理过程。

活动的注意事项:特殊四边形这一部分,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既然该环节旨在训练学生规范写出推理过程。那么在活动过程中,就一定要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挑两名学生板演,然后教师点评,最后教师规范的写出推理过程,才可以达到训练的效果。

第四环节:乘胜追击,完善性质

活动内容:问题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矩形纸片,折一折,观察并思考。  

 ①矩形是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如果是,那么对称中心是什么?

②矩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那么对称轴有几条?

结论: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

问题2:请你总结一下矩形有哪些性质?

归纳概括矩形的性质:

从边来说,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从角来说,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从对角线来说,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从对称性来说,矩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问题3: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平分

活动目的:在前面学习了菱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知道怎么研究图形的对称性,在知道方法的条件下,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猜想,最终得到矩形的对称特征,这对学生来说是富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

活动的注意事项:在学习了矩形的性质后,一定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把新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穿成串,从而让自己的认识升华,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

 第五环节:建构新知,发展问题

活动内容:(1)提出问题:由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可得几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ABC中,你能找到它的一条特殊线段吗?你能发现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吗?你能借助于矩形加以证明吗?

 (2)教师板书推论及推理语言: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练一练

已知△ABC是Rt△,∠ABC=9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

(1)若BD=3㎝,则AC=_____㎝;

(2)若∠C=30°,AB=5㎝,则AC=_____㎝,BD=_____㎝.

活动目的:先从矩形的对角线相关性质推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 再通过习题,让学生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活动的注意事项:“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活动过程,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该定理的应用需满足两个条件:(1)直角三角形(2)斜边的中点。

第六环节: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内容:例1: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D=120°,AB=2.5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OA=OC=AC,OB=OD=BD,

∴OA=OD。

∵∠AOD=120°,

∴∠ODA=∠OAD= (180°-120°)= 30°。

又∵∠DAB=90°(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BD=2AB=2×2.5=5.

活动目的:这个例题主要目的是应用矩形的边和对角线的性质来解决问题。在学过矩形的性质后,如何熟练、灵活的应用矩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就是关键。活动的注意事项:该例题中,学生要得出结论难度不大,但是要简洁、清楚写出推理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讲解时,要重点训练,要把推理过程规范进行板书。

第七环节:反思交流,反馈提高

活动内容: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矩形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矩形的性质

(3)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4)矩形的一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把矩形分成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因此,有关矩形的问题往往可化为直角三角或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

2.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B.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已知矩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0cm,两条对角线的一个交角为120°,则矩形的边长分别为 _____。                          

活动目的:让学生对学习情况进行小结,主要包括:知识小结和学法小结。通过小结,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明确本节课重点知识以及该掌握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以及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以便答疑补漏。及时的课堂检测, 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的效果便于进行课堂教学和优化。

活动的注意事项:教学时要注重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对于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要增加思维深度,题目可以适当加调整,随学生水平的不同稍作增减。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鼓励学生先运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结论的认识,逐步训练数学语言。

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二)

教学目标为:

1.能够运用综合法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

2.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学生通过对比前面所学知识,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概括以及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严谨的科学,增强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治学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三环节:再创情境,猜想实践;第四环节:实际应用,范例教学;第五环节:反馈练习,注重参与;第六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活动内容:课前准备小木板和橡皮筋,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两个相对的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时,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活动目的:通过这个活动,首先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和认知,让学生以一种比较有趣的形式对这部分知识进行自主的复习,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归纳,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平行四边形与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面连续几节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这个活动,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活动的注意事项:因为前面对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矩形的学习,学生回答问题比较有针对性,能概括地从“边、角、对角线”等几个方面回答,较有条理。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语言表述不到位,需老师同学适时点拨、补充、鼓励。

第二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

活动内容:根据上面的实践活动提出以下两个问题:

(1)随着的变化,两条对角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2) 当两条对角线相等时,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由此你能得到一个怎样的猜想?

学生在小组中完成这个活动的过程中,会引发对于这两个问题的讨论,请学生根据实践的结果对问题进行回答,再对比前面所学的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来思考如何证明矩形的判定定理。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将定理的证明严格的完成,最后同学实物投影的形式,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对比前一节学习的菱形和矩形的性质定理,引导学生对矩形独有的第一个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教师板书本题证明过程。

定理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5)学生独立画出图形,在教师引导下写出已知、求证;

(6)对比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对已知、求证进行分析;

(7)请学生交流大体思路;

(8)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写出证明过程;

(9)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找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

活动目的:矩形的性质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对比矩形的性质得到矩形的判定,通过教师引导和独立思考,培养遇到题目时冷静思考,找到解题思路的良好习惯。在分析思路时,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最后通过互查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严格的证明,培养严谨的作风。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活动注意事项: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很容易想出矩形的这个判定定理,而且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相关证明,不难证明。所以,教师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自主证明,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还能让学生多些时间来研究一题多解,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对思想方法的研究上去。

同时,采取小组合作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有没有更多的方法来证明这些定理,在小组讨论形成结果的时候,由代表为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并把自己组所有想到的方法向大家展示。此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证明是否严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关注他们是否有新的想法,对学困生则要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证明思路。

对学生的证明要求不高,但需要学生画图,并写出已知求证,这对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教师在此时可以注意引导,让学生首先分析出定理中的条件和结论,然后让学生仿照前面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证明,写出已知和求证,同时对他们做出分析,这个学生分析的环节是发展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关键。

在证明过程中,对于重点步骤,应该要求学生写明理由,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证明过程是否严谨清晰。

第三环节:再创情境,猜想实践

活动内容

教师给出PPT中的情境二:李芳同学用四步画出一个四边形,“边、直角、边----直角、边----直角、边”,她说这就是一个矩形,她说的对吗?为什么?

学生现猜想然后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进行证明。

定理  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学生独立画出图形,在教师引导下写出已知、求证;

(2)对比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对已知、求证进行分析;

(3)请学生交流大体思路;

(4)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写出证明过程;

(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找出自己还存在的问题。

活动目的:通过上面的一个判定定理的证明,学生已经学会如何分析命题,找出条件和结论,画出图形,根据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到现在为止学生有两种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应引导学生对方法的适当选择,并通过实物投影的方式对比较严谨清晰的方法进行展示。

活动注意事项: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很容易想出矩形的这个判定定理,而且通过对比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相关证明,不难证明。所以,教师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通过分组的形式,自主证明,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还能让学生多些时间来研究一题多解,开阔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对思想方法的研究上去。

第四环节:实际应用,范例教学;

活动内容

1.  教师实际问题:

①如果仅有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如果仅有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③如果仅有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矩形?

请说明如何操作,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2.教师给出书中例二,学生进行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互相交流解法。

例: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较于点O,△ABO是等边三角形,AB=4,求□ABCD的面积.

教师板书本例题

活动目的:运用刚刚证明的两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将课本中的问题拆分成三个问题,发散学生思维,从而能将平行四边形菱形和矩形联系起来,分析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活动2的证明中,通过让学生找寻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最大化地提高学生能力。

活动注意事项:在证明过程中,对于重点步骤,应该要求学生写明理由,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证明过程是否严谨清晰。

第五环节:反馈练习,注重参与

活动内容

1.已知:如图,M为平行四边形ABCD边AD的中点,且MB=MC.

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 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较于点O,CMBD,DMAC.

求证:四边形OCMD是矩形.

活动目的:通过2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矩形的判定定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活动注意事项:通过学生的板书,查看存在问题,查漏补缺。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注重发散思维培养。

第六环节:课堂小节,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学生互相交流矩形的判定定理,何时选择判定定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遇到矩形实际题目时如何分析思路,以及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等。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前面的准备活动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推理论证能力,并且对于研究科学需要严谨的作风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

活动注意事项:鼓励学生互相补充,畅所欲言,不要由老师替学生总结,特别要关注一些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这个环节来给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帮助他们发现困难以便今后更好的解决困难。

作业布置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注意提出不同的要求。课后习题3.4的要求较低,要求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对于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数学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应该要求他们在课后,把课堂上讲过的题目进行再整理,加深印象。


2.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三)

知识与技能:

①知识目标:能够运用综合法和严密的数学语言证明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结论;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②能力目标: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培养学生找到解题思路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是严谨的科

学,增强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治学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课堂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功,培养主动探求、勇于实践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导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提高;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复习导入

1.如图1,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已知∠AOD=120°,AB=2.5cm,则∠DAO=      ,AC=       cm,_______。

2. 如图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添加一个条件             ,可使它成为矩形。


目的:

1、通过两道题目复习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的进行热身。

2、学生回答解题时使用的方法,进一步为本节课的开展做铺垫。

第二环  讲授新课

例3  如图1-14,在矩形ABCD中,AD=6,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E⊥BD,垂足为E,ED=3BE.求AE的长.

解∵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BO=DO=BD(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BAD=90°(矩形的四个都是直角).

∵ED=3BE,

∴BE=OE.

又∵ AE⊥BD,

∴AB=AO.

∴AB=AO=BO.

即 △ABO是等边三角形.

∴∠ABO=60°.

∴∠ADB=90°-∠ABO=30°.

在Rt△AED中,

∵∠ADB=30°,

∴AE=AD=×6=3.

方法和目的:这里的证明首先可以让学生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有更深刻的认知,同时,通过教师引导和独立思考,培养遇到题目时冷静思考,找到解题思路的良好习惯。在分析思路时,逐步锻炼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最后通过互查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严格的证明,培养严谨的作风。通过小组合作,在合作中让学生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注意事项:九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思维上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本题的求解;本题的解法不是唯一的,采取小组合作时,应当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特别是有没有更多的方法来证明这些定理,在小组讨论形成结果的时候,由代表为其他同学进行讲解,并把自己组所有想到的方法向大家展示。此时,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证明是否严谨,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关注他们是否有新的想法,对学困生则要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证明思路。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合作交流,同时还能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对思想方法的研究上去。

例4  如图1-15,在△ABC中,AB=AC,AD为∠BAC的平分线,AN为△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E.求证:四边形ADCE是矩形.

证明:∵AD平分∠BAC,AN平分∠CAM,

∴∠CAD=∠BAC,∠CAN=∠CAM.

∴∠DAE=∠CAD+∠CAN

       =(∠BAC=∠CAM)

       =×180°

       =90°.

在△ABC中,

∵AB=AC,AD为∠BAC的平分线,

∴AD⊥BC.

∴∠ADC=90°.

又∵CE⊥AN,

∴∠CEA=90° .

∴四边形ADCE为矩形(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注意事项:本题在解决上一题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通过证明,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在例题4的证明中,通过让学生找寻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深刻体会数学思想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贯彻分层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在思维最活跃的时候,最大化地提高学生能力。

第三环节 巩固提高

  在例题4中,若连接DE,交AC于点F(如图1-16)

(1)   试判断四边形ABDE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2)   线段DF与AB有怎样的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注意事项:本题的综合性比较强,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本题的考虑方法也会有区别,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试着解决。

 

练习: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由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ABD和CBD组成,M、N分别是BC和AD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BMDN是矩形.


注意事项:在证明过程中,对于重点步骤,应该要求学生写明理由,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证明过程是否严谨清晰。

 

第四环节 课堂小结:

1、说说你的收获。

2、说说你的困惑。

3、说说你的方法。

总结内容:学生互相交流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何时该选用性质定理,何时选择判定定理,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遇到矩形实际题目时如何分析思路,以及遇到困难时如何克服等。

目的:鼓励学生结合前面的证明畅所欲言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推理论证能力,并且对于研究科学需要严谨的作风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

注意事项:鼓励学生互相补充,畅所欲言,不要由老师替学生总结,特别要关注一些在数学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要通过这个环节来给他们树立信心,同时帮助他们发现困难以便今后更好的解决困难。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注意提出不同的要求,作业(一)要求不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业(二)

(一)习题1.6 知识技能1、2、3、联系拓广4

(二)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E、F、G、H分别

是AD,BD, BC,AC的中点。

(1)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2)当四边形ABCD满足一个什么条件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教学任务分析

1、在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认识基础上探索正方形的性质,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2、进一步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及梯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文本信息与图形信息相互转化的能力.

3、在观察、操作、推理、归纳等探索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培养自己的说理习惯与能力.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交流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性质应用;第五环节:练习提高;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课前准备

活动内容:搜集身边的矩形(提前布置)。

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活动:

各尽所能收集生活中应用的各种矩形图形。

准备好数学常用的度量工具:直尺、量角器、圆规。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获取尽可能多的关于矩形的信息,体会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通过对目标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活动的注意事项:学生搜集的方式、以及展示结果的形式不限,可以上网搜集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搜集实物,或者学生自己喜欢的其它形式。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保护、鼓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并且可以极大程度上凝聚学生间的合作精神。

附部分学生作品:

学生搜集的图片或实物(部分):


第二环节: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展示学生的成果,包括图片以及实物等各种学生能得到的“图形”。并让学生利用适当的度量工具,对搜集到的图形素材进行度量或者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操作,并记录、整理数据。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从具体数学对象中获得必要的数学要素(数据)以及对素材进行适当的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于数据进行整理、解析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数据中发现、推导结论的能力。(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发现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便可较为自然的引导到本节课。)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认知能力、信息搜集能力学生的不同认知需求(比如:实物的同学可以利用手头的测量工具得数据,而善于利用电脑的同学则可以将其搜集到的图片放入合适的软件(如几何画板)中,利用软件的便利来获得数据。)并可以极大程度上增强学生对于度量数据(图形性质)的感受。

活动的注意事项:我们要注意实物测量、操作和利用软件进行测量,这两种方式显然各有可取之处,比如学生利用实物进行折叠显然比用软件要方便的多,所以老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

由于度量会有误差,所以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小组多次(或多人分别)测量减小误差。

由于可测量的数据较多,所以老师应该提醒学生可以借鉴前几节课的研究,对于测量数据进行适当的选择。并整理记录数据。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示范性的数据整理模式(如下表),但不要强求。

图形名称


数据


线

数量关系


位置关系


对角线

数量关系


位置关系


对称性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对其得到的的数据或是操作得到的结论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是为了完成以下任务。

第一任务:引出“有一组临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通过数据的交流自然的回答了“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1)正方形是菱形吗?(2)你认为正方形有哪些性质?

第二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关于矩形、菱形的性质、“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得出关于正方形的两个定理“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第三任务:引用书上的议一议,让学生解决“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任务:学生对于(1)正方形是菱形吗?这个问题,无论是操作、度量实物还是借助于软件都比较容易得到结论。对于(2)你认为正方形有哪些性质?中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无论是操作、度量实物还是借助于软件也都比较容易得到,但是对于“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这个结论,学生有可能不一定能够发现或者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完整。所以老师在此处还是要进行必要的引导。比如:“我们来关注一下对角线的数量和位置关系”或者“既然正方形也是菱形,那么它的对角线。。。。。(引导学生回答)”

第二任务:注意引导学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此处尽量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哪怕让学生在多次失败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也比老师给出结论要好,至少锻炼学生的自我修正、完善能力。

第三任务:此时学生已经有了前面的探索经验,其实从方法上来说,已经无障碍,只是可能学生没有关注到这个角度。

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折纸)得到对角线然后再研究,或者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给学生适当的提示“正方形也是菱形,菱形还研究过。。。。。。(期待学生思考)“

第四环节:性质应用

活动内容:引用课本例1:如图1-18,在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F为BC边延长线上一点,且CE=CF.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选用课本议一议进行阶段小结“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与同伴交流”

活动目的:使学生对通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得到的关于正方形的性质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具体问题。实际上就是充分锻炼学生理论依据(本节课是关于正方形的定理)图形化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文本信息图形化的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养成阶段性回顾总结的习惯,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同时又是对知识结构的再建过程,是学生丰富、重建自身认知结构的必要手段。

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引用本例题时由于问题中“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关系?”这个表述过于笼统,所以可能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关系”的理解不到位,只理解为数量或位置关系,所以在具体上课时要根据具体的学情,进行适当的分解。

比如分层教学,可将问题分解为“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数量关系?”“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位置关系?”“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数量、位置关系?”“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让学生明确“BE与DF之间又怎样的关系”包含数量和位置两种关系。或者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故意让“位置”“数量”两种不同观点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意见,从而引发同学的关注与参与,进而在交争论中达成共识,加深印象。

实际上“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与同伴交流”中“你能用一个图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的这个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回答问题方式的一种约束,不利于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此问题做出“丰富多彩”的展示,建议将此表述改为“你能用一个你喜欢的方式直观地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学生做出“丰富多彩”的展示。可预知学生可能会出现图的展示,可能会出现表格的展示,甚至可能出现卡通的展示,小品式的展示。。。。。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又丰富了总结的形式,何乐而不为。我们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追问:“这是老师的,你的呢?”

来不断引导学生参与、思考。

第五环节: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图中有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2: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F为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BF,DF。你能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吗?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活动目的: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练习。

活动注意事项:其实我们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课堂的具体学情,对题目进行适当的替换。但是这种对于学生来说的初次尝试,不宜太复杂,以免打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第六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包括其边角关系以及对称性。其次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适合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内化为自己数学品质的一部分。

活动目的:一是要通过此环节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并且进行在加工,内化为自己的数学品质。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甚至是争论,也将逐渐在学生意识中渗透,进而使其将“交流、沟通、争论等等”逐渐吸收变成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中的一种。

活动注意事项:

总结最好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只是在学生将某些知识或思想方法遗忘时进行适当的引导即可。因为学习的意义首先便是吸引受教育对象的主动参与,然后才会有后续的认知探究;其次这种亲身参与获得的感受与收获更容易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再次这种多个交流对象间的交流甚至争论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这是触发灵感、产生新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   P22

A-1层作业:习题1.7

A-2层作业:知识技能T1,T2

B层作业:数学理解T3

比如我们可以将1进行变式:斜边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是多少?

比如我们可以将2中的等边△CBE改为∠EBC=∠ECB=50°。等等。。

总之作业我们一定要源自于教材,如果需要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对题目进行适当的变式以便达到练习分层的目的。

3.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二)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并能综合运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2.发现决定中点四边形形状的因素,熟练运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对中点四边形进行判断,并能对自己的猜想进行证明,进一步发展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以及计算与证明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掌握正方形的判定定理,发现决定中点四边形形状的因素,并能综合运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2.通过凸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探求过程,以及引申至凹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探求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归纳、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等,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以及多媒体软件的使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发现数学中蕴涵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第二环节:运用巩固;第三环节:猜想结论,分组验证;第四环节:学以致用;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

活动内容:

问题: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然后剪下一个角,打开,怎样  

剪才能剪出一个正方形?

(学生动手折叠、思考、剪切)

活动目的:

因为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把折痕作对角线,这时只需剪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打开即是正方形,因此只要保证剪口线与折痕成45°角即可。

活动的注意事项:

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会剪出菱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是特殊的矩形和菱形,因此想得到一个正方形,可以在矩形的基础上强化边的条件得到,也可以在菱形的基础上强化角的条件得到,而折痕是正方形的对角线,所以本环节要从对角线的角度考虑,即对角线要垂直相等且平分,学生很自然的会想到需要剪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只要保证剪口线与折痕成45°角即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本环节中教师可以鼓励操作快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请同学到讲台前讲解自己的做法和判断依据,顺势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1.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2.  对角线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3.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教师可以课件展示下面的框架图,复习巩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此框架图给出了正方形的判别条件,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然后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或者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由于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方法各异,所给出的条件不一样,所以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的具体条件相应可作变化,在应用时要仔细辨别后才可以作出判断。

第二环节:运用巩固

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

通过例2,复习巩固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让学生尝试综合运用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问题。

活动的注意事项

此环节采用合作学习的策略,鼓励学生多层面、多角度地思考正方形判定的运用,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判定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丰富了交流的内容,激发了交流的气氛,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同学间的沟通、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应对学生的合理讲解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且整个过程也使学生重新回顾了证明的步骤,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奠定了基础。

第三环节猜想结论,分组验证

活动内容1

问题:1.如图,在ΔABC中,EF为ΔABC的中位线,

①若∠BEF=30°,则∠A=     .

②若EF=8cm,  则AC=      .

2.在AC的下方找一点D,做CD和AD的中点G、H,问EF和GH有怎样的关系?EH和FG呢?

3.四边形EFGH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活动目的

通过问题串,复习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和命题“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活动的注意事项

教师在提问时选择平时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由于是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学生们回答得很流畅,这种低起点的问题,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此外,课件的运用,直观形象,也分解了难点。

活动内容2

问题:如果四边形ABCD变为特殊的四边形,中点四边形EFGH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活动目的

在一个开放的情景中,引导学生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归纳、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活动的注意事项

有的学生猜测还是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猜测是正方形,有的学生猜测是矩形,有的学生猜测是菱形,甚至有的学生猜测是梯形。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达成一致的结论:一定是平行四边形,而非梯形。于是老师顺势提出问题“会不会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呢?从结论来探索有一些困难,那么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思考:四边形ABCD可以为哪些特殊的四边形?”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原四边形可以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甚至还有学生回答为梯形和直角梯形。于是老师请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原四边形来研究中点四边形,从而顺利进入下一环节。

此环节的设置引发了学生对特殊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的思考,学生们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完善,气氛热烈,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对之前所学的特殊四边形进行回顾。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再一次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活动内容3

学生以数学小组的形式,在众多的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梯形和直角梯形)中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原四边形来研究中点四边形,并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活动目的

由学生非常熟悉的、常见的特殊四边形得到结论,为后面的知识形成作好铺垫,并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让学生再一次体会由一般到特殊的归纳思想、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数学表达能力。

活动的注意事项

学生结合前面学过的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知识,人人参与、积极进行探究和交流,通过类比和转化共归纳出以下几种情况。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猜想和验证,讲解中小组之间互相补充、互相竞争,气氛热烈,使验证的过程更加严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得出结论:

平行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正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直角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梯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走入学生中适时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研究第2个甚至更多个图形,使以上7个图形的结论能够顺利得出,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学生们展示完自己的结论后,老师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观察中点四边形的边和角的变化情况,体会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验证同学们归纳的结论的正确性,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活动内容4

问题:1.矩形和等腰梯形是形状不同的四边形,为什么中点四边形都由平行四边形变化为菱形?

2.平行四边形变化为菱形需要增加什么条件?

3.你是从什么角度考虑的?

4.你从哪儿得到的启发?

5.你能用你的发现解释其它的图形变化吗?例如:原四边形为菱形,其中点四边形为矩形?

活动目的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前2个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回忆特殊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第3、4个问题帮助学生揭示变化的原因:矩形和等腰梯形的对角线有相同的性质“对角线相等”,而且其它中点四边形的变换也和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系。有了前4问的铺设,第5个问题可以通过类比的思想解决;同时让学生体会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归纳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活动的注意事项

这一环节紧紧围绕“中点四边形”再次提出问题串,是对上一活动的拓展。通过问题串的解答,使学生对决定中点四边形形状的因素更加明了。教师引导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归纳总结。

概括出规律:

决定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的主要因素是原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长度和位置关系。

(1)   若对角线相等,则中点四边形EFGH为菱形;

(2)   若对角线互相垂直,则中点四边形EFGH为矩形;

(3)   若对角线既相等,又垂直,则中点四边形EFGH为正方形;

(4)   若对角线既不相等,又不垂直,则中点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

这里让学生通过归纳,学会把知识整理成一个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要求的:教学过程贵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真正地“会学”,既学法指导。这里正是渗透了这种思想。老师再次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观察中点四边形的边和角的变化情况,体会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验证同学们归纳的结论的正确性,给予学生们直观的感受。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

活动内容图形发散练习)

利用几何画板,拖动A点使四边形ABCD的图形变化进行研究。 

活动目的

用动画的形式让同学们观察四边形的不断变化过程中,中点四边形的变化情况,体会变化中存在的不变的几何关系:图中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处在相互依存的状态之中,静态图形只是动态图形在变化过程中的某一瞬间,意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在题目的设置上,采用逐步递进的策略,其中图1-8-15是ABCD为凸四边形,图1-8-16是AB、AD在同一线段上,图1-8-17是ABCD为凹四边形,图1-8-18是ABCD为扭曲四边形。

活动的注意事项

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畅所欲言,互相补充完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经过师生共同探索,得到结论:当ABCD是上面的图形时,四边形EFGH仍为平行四边形。特别是图1-8-18,学生理解有困难,老师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即四边形EFGH可以看作四边形ADBC的边AD、BC的中点和对角线AB、CD的中点的四边形,这样就解决了问题。老师在这一环节中,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再一次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

1.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什么知识,应用了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总结研究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

活动的注意事项

学生们畅所欲言自己的收获,比如:有的学生说:通过这节课我掌握了正方形的判定定理,知道了中点四边形的形状与原四边形对角线有关;有的学生说:通过这节课我了解了类比、转化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我要把这些运用到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的学生说:通过这节课我发现了数学的美,我更加喜欢数学了;……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必做:1.习题1.8(1、3)

2.用所学中点四边形的知识,设计一个基本图形,然后在方格纸内通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选做:习题1.8(5)

第一章  特殊平行四边形

回顾与思考

知识目标:

复习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判定,及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经历运用几何符号和图形描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2经历课前准备总结,探索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发展总结归纳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的能力;

3在具体问题的证明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实验论证、逆向思维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猜想—总结—证明—应用“的数学活动提升科学素养.

4. 教学重点

(2)   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复习.

2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4.教学难点

总结关系方法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操作、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第四环节:巩固基础,检测自我;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交流创意,导入课题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图,课堂上先交流讨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创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关系图

注意事项: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活动的兴趣。


第二环节:交流创意,总结归纳

内容:事先布置好任务,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总结三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作品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判定表格,梳理本章知识。

注意事项:提高了课堂效率,激发学生自我总结的兴趣,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小试牛刀,基础巩固

内容:一组考察基础的判断,填空题

1、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
2、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
4、一组邻边相等的的矩形是正方形。( )
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
6、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目的:巩固基础知识

注意事项:学生通过简单快速答题,查漏补缺。

第四环节:出示例题,总结方法

内容:两个例题,一个正方形,一个折叠问题。

例1:已知: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F为CD延长线上的一点,CE⊥AF于E,交AD于M

     求证:∠MFD=45°

 

目的:解决学生本章中两个难点问题的困惑。

例2.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3厘米,BC=4厘米,现将A、C重合,使纸片折叠压平,设折痕为EF。试确定重叠部分△AEF的面积。


注意事项:学生通过例题学习,总结方法,拓展提升。

第五环节:总结收获,拓展提升

内容:交流收获。

目的:本节课内容较多,帮助学生总结知识和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将知识和方法形成系统。

 

带图完事版文档请扫码下载:


下载地址:
http://m.1ydt.com/v/box-11_38_43_60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