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别报道|周继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开启政治建会 学术强会 人才兴会新篇章

周继业 minzhuyufazhizhoukan 2022-08-09

文/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 周继业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36期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开启政治建会 学术强会 人才兴会新篇章

周继业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法学会系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江苏省各级法学会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的新热潮,积极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在研究宣传上用力气,在贯彻落实上见成效,聚焦保持和增强法学会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聚力法学会的主责、主业、主体,狠抓政治建会、学术强会、人才兴会,积极推进政治引领、法学研究、法治实践等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一、坚持政治建会,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十一个坚持”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这充分表明了党的领导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统领性、全局性、决定性地位。法学会作为党领导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学术团体,要深刻领会政治性是群团组织的灵魂,是第一位的要求,始终坚持党对法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突出强化政治建会,认真履行政治引领这个主责,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学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充分认识“四个伟大成就”,深刻领悟伟大建党精神,准确把握“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从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中汲取前进力量,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举办学习培训班、成立研究中心、开展专题研究、组织论坛研讨、开辟学习专栏等各种途径,引导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坚持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政治责任。坚持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总结好、运用好党关于新时代加强法治建设的思想理论成果,凝聚起建设法治江苏的强大合力。在开展法学研究、法学交流、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中积极作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三是坚持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加强对学术会议、课题研究、评奖评优等活动的政治把关,确保举办的各类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以及主办的网站、报刊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防止网站失管失控,坚决维护法学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二、坚持学术强会,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阐释宣传工作在江苏开花结果

  习近平法治思想覆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的法治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法治篇”,是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研究的思想宝库。江苏省法学会作为中国法学会的地方组织,要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先进性,突出强化学术强会,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深入开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重点的法学研究,大力研究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一是体系化阐释。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课题,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常态化开展专题研究。既要从总体上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概貌,围绕“十一个坚持”确立一批重大课题,系统研究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推进法学理论、法律制度和法治文化创新发展;又要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诸多领域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注重从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方面,提炼规律性认识。二是法治化实践。探求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品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积极开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法治保障的研究,加强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方面法律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及“急难愁盼”问题的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努力让高水平法治成为江苏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作出更大贡献。三是专业化宣传。发挥人才和专业优势,深入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活动,组织动员广大会员到法治建设最前沿、群众需求第一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在服务群众、促进法治中彰显责任担当,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方式,建立健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广大会员的积极性,通过“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大力培养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江苏宣传队”,让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引导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法治氛围和法治习惯。

  三、坚持人才兴会,积极参与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至关重要。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和团结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法学会在高素质法治队伍建设中主动担责、努力作为。积极参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立足工作性质、队伍特点和纪律作风现状,突出政治建设、表率作用、建章立制,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大力推进法治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锻造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队伍,为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法治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一是强化协同。参与制定实施法治人才规划,积极融入法学教育改革,协同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进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推动法学院校和法治实务部门共建法学研究和法治实践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法学法律工作者在实践中成长成才提供平台阵地。二是创新机制。构建及时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机制,促进青年法治人才健康成长,为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储备更多有生力量。完善青年法学家和优秀成果评选,探索互派人员挂职交流,建立双向人才培养等机制,加大法学研究领军人物、首席法律顾问等优秀法治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推动法学院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三是营造氛围。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积极参与“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等评选活动,深入推进“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培育推荐和“江苏省优秀青年法学家”“江苏省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编辑:屈赫赫  康齐贤

推荐阅读:

特别报道|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法治智慧和法治力量

特别报道|许安标:总结编纂民法典的经验推动条件成熟立法领域法典编纂

特别报道|江必新: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明确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任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