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行坡道是否便利、电影“好听”吗?直击上海无障碍立法一年中的温度与温差……

胡蝶飞 上海法治报 2024-06-27

有温度的人民城市,应该是一座无障碍之城。


2023年3月1日,无障碍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制定出台《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下称“条例”)并正式实施。


今天(3月1日),《条例》实施已满周年。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残障、老人等特殊群体对此感知如何?这部法律的实施给城市带来了多少“温度”,在落地中又还有多少“温差”?......


近日,记者先后跟随市人大代表潘书鸿现场调研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走近并采访了多名盲障等“有碍”人士发现,上海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已经渗透到了城市更新、交通出行、公共服务等方方面面,但要让残疾人、老人等都能全方位感受到无碍且有爱的城市温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温度】关键词:无障碍信息交流

在光影里“看”见世界

“我们每个月都来!”




2024年2月28日13时,在上海市沪北电影院2号放映厅里,一场特殊的电影悄然开场……
这是一部无障碍电影。
“画面上出现从高空俯瞰的城市局部,有立交桥有大烟囱,有川流不息的车辆。”“突然,另一个人撞掉了这份早餐。男子弯腰去捡早餐时,包子又被其他人踢走了。”影厅一隅,解说声响起,细致、生动地描述电影中没有对白时的画面,帮助观影席的视障人士更好地“看见”“看懂”电影。
这样的观影场景,同步出现在上海长宁区SFC上海影城、黄浦区国泰电影院、宝山区UME国际影城等多家影院出现。目前,上海16个区已经实现了无障碍电影放映点影院全覆盖。
沪北电影院的观影席上,74岁的视障人士曹阿姨和爱人是无障碍电影的忠实观众。
作为无障碍环境中的重要“软件”,上海的《条例》将无障碍信息交流等纳入了法治轨道。而这一年,上海在无障碍信息交流中所做的努力,包括曹老师在内的多名视障人士表示感知明显。
“每个月放映一部,我们每个月都来!”曹阿姨的爱人告诉记者,曹阿姨并非先天视障,她其实很喜欢看电影,但因为眼睛不好看不了,很少进影院。“现在有了无障碍电影,有解说,我能看懂了。”曹阿姨说。
曹阿姨口中的“解说”,指的是由专业播音员主持人参加的一支无障碍电影解说志愿者。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温度且有意义的活动,所以我们平时在群里都要‘抢’解说场次的。”当天电影的解说、上海之音主播秦苗告诉记者。

当天,前来“观”影的另一名盲障人士、静安区盲协主席吴荣到得有些晚。“今天下雨,不好打车,路上又堵。”吴荣告诉记者,尽管他看不见,但他可以使用语音通过打车软件叫车,非常方便。
谈及立法一年来的变化,吴荣说,让他感受最深的就是最近几年,尤其上海立法后,无障碍信息化越来越得到重视。“支付软件可以语音支付,叫车软件可以语音叫车,电商平台也可以实现语音购物,我甚至还能语音炒股……”“现在我生活中的信息交流基本无障碍,感受度非常明显。”但吴荣也同时坦言,但是信息无障碍建设的普及率还不够高,很多老年视障、听障人士使用还比较困难,希望未来能给老年群体提供更多培训和教学,打通这一屏障,消除无障碍“信息鸿沟”。


关键词:无障碍社会服务

无障碍专线里的“民声”

“先行先试政务服务‘无障碍化’”




早在2022年,上海市人大静安区代表团在上海“两会”上首次以全团名义提交关于加快制定上海市残障人士无障碍设施管理条例的议案,被市人大列为当年1号议案予以推进。一年之后,议案成为现实。


如今,《条例》实施迎来周年。从立法到实施落地,如何更好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闭环”,一直是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在思考的问题。


“除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外,无障碍服务,尤其是政务服务如何推进?”近日,一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参与的讨论会,在位于临汾路街道的静安区人大社会委非驻会委员工作室展开,议题就是围绕政务服务如何创新实现“无障碍化”。


静安区人大代表、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主任王晓珺介绍,其所在社区老龄化程度高,无障碍需求也比较集中。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基层的社区工作室,听到的“民声”也最真实。


“无障碍条例实施后,我们专门设立了无障碍专线热线,征集居民们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见、建议。同时,还在中心大厅电子屏设置了电子调查问卷。” 王晓珺告诉记者,“我们发现,居民们的需求已经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升级到了无障碍服务。”


原来,社区里很多老人随着年纪增长后,听力随之下降,记忆力也减退。在线下政务办理的时候,往往存在听不清或者记不住的情况。


“今年,我们计划先行先试,创新打造一个‘智能AI助手’,辅助将语音咨询、办事全程记录下来,为这一部分群体提供‘无障碍’政务服务。” 王晓珺介绍,目前,该助手正在设备调试中,有望3月落地试行。


记者同时获悉,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今年将首次由多个专工委联动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执法检查,合力推动《条例》更好落地落实。


【温差】关键词: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坡道上的“障碍”

“仍有不少需要补上的‘短板’”




“原来一提到无障碍,大家就想到残障人士。但其实人人都可能有需要无障碍关怀的时刻,无障碍的环境建设是面向所有有无障碍需求的社会成员。” 在市人大代表潘书鸿看来,《条例》实施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社会对于无障碍环境的理念在转变,逐渐深入人心。


作为上海无障碍立法最初“发起人”,潘书鸿代表一直持续关注《条例》实施落地情况。


“你可以很明显感受到我们在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好的变化,比如社区里的无障碍设施在逐步延伸,家庭无障碍改造等等,原来有的路段共享单车占用盲道情况普遍,现在管理在增强,逐步在改善。”但潘书鸿同时指出,“仍有不少需要补上的短板。”


“你看看,这个轮椅上得去吗?”近日一早,记者跟随潘书鸿代表来到中山南路、复兴路路口人行天桥。


市人大代表潘书鸿,介绍人行天桥缺乏无障碍设施带来的不便 


记者注意到,这一人行天桥分为左右两边通行,一边是人行台阶上下,另一边是无障碍人行坡道上下。但奇怪的是,在外马路人行坡道的入口、出口处,分别设置了前后两排“铁栅栏”,人行的情况下需要前后绕栅栏穿行,如果是轮椅或婴儿车等,通行便成了难事。


潘书鸿一边带着记者走过“铁栅栏”一边告诉记者,“我曾经就亲眼看到,一位推着轮椅的老人,最后是在陪同人员的帮助下,将轮椅折叠,手动搀扶才得以通过。”“如果轮椅无法通行,这就意味着,残障人士需要绕行约半站路才能过马路。”


复兴东路近中山南路人行天桥,栏杆拦阻了非机动车通行,也给残疾人通行制造了障碍 


“人行坡道原本应该是为无障碍出行提供便利,但为何却被人为设置了‘障碍’?”“即便是出于安全考虑,这样‘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是否可取?”“在上海,这样的情况还有多少?”潘书鸿说,这些“短板”仍待补上,也需要在条例落地的过程中,更好通过人大执法监督去推动。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增强社会大众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认识,形成更大社会共识。


难“辨”的公交 ,难“过”的马路“建议公交增加语音播报,加装行人过街提示。”

与潘书鸿代表的调研关注的内容相同,在吴荣看来,盲障人士感受到的最大“温差”在于交通出行。


吴荣告诉记者,他居住在大华地区,平时需要前往南京西路陕西北路片区通勤上班,自己经常乘坐738路公交。但是,公交车站通常有好几趟公交车。


由于看不见公交车,吴荣只能听声音来确定车辆进站。但每次车辆进站,并没有外报语音提示到底是哪辆公交车到站。为了不坐错车,他只能等好心人看到他是盲人告知其几路车来了,或者摸索至前门,询问司机线路信息。


“如果几辆车同时到站,可能还没问完,我要等的车就开走了。” 吴荣说,白天车站人多还算好,到晚上车站人较少的时候,难免会较长时间。“我们单独出行的视障人士普遍存在这样的困扰。”


因此,吴荣建议,在公交车外安装语音播报器,方便视障人士“循声上车”。“如果担心有噪音影响,是否可以考虑给视障人士发放一个接收器,根据公交车GPS定位,接收相应车辆信息并播报。”


吴荣同时提出,盲人过马路也是一个现实性“堵点”问题,上海虽然已试点交通信号灯语音提示装置,但普及率不高,总体比较缺乏。潘书鸿代表同样也关注这一问题。他建议,在上海主要商业街和视力障碍者集中区域周边道路的人行横道交通信号设施,加装行人过街提示装置,方便视障人士过马路。记者 | 胡蝶飞‍‍‍‍‍‍‍‍摄影|‍‍‍‍‍‍王湧   陈姝楠编辑 | 陈姝楠


往期推荐





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