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如意:立志把中国京剧弘扬到泰国来

如意/其震 和平杯官微平台 2022-04-23



记港澳台及海外“十大名票”杨如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003k7akq&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一、记者其震的感受

 我和泰国票友杨如意熟悉,是因为他曾3次参加“和平杯”的决赛,我曾两次采访过他,并在《和平杯》杂志和其他报纸上发表过描写他的专访文章。

 第一次是2010年,他平生第一次来到天津,在中国大戏院的舞台上,演唱了梅派的名剧《贵妃醉酒》,水平相对国内高手来说,只能算作一般,结果只获得了三等奖。4年之后,于2014年他又报名参赛,以《望江亭》谭记儿的角色,登场亮相,这次则改唱张派。结果荣获了“特别荣誉奖”。第三次则是本届,他改唱《霸王别姬》,扮演虞姬。大段的南梆子唱腔“看君王……”以及在曲牌《夜深沉》的伴奏下,那精彩的舞剑身段,飒爽英姿的边唱边舞,充分展示了梅派青衣的动人风采。因为杨如意表演出色,比以前进步显著,最终荣获海外一等奖,并获得了“港澳台及海外十大名票”称号。遂了他多年来痴迷追求京剧的心愿。

 消息公布后,我向他表示由衷祝贺,他只腼腆地笑了。壮壮实实的大小伙子,在舞台上扮演中国古代女性,竟然是那样的妩媚、婀娜。在生活中,他也有些像文雅女性的性格,娴静,安然。

 杨如意今年34岁。从小开始,他就喜欢音乐、戏曲。多年来,他始终把京剧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居住在曼谷,远离父母独居,感觉非常孤独,他就用京剧来陪伴生活,每天在屋内吊嗓,却不敢放开嗓门,因为他害怕搅扰邻居。每天只把电视机锁定在中国中央台的十一频道(在泰国能够收看),观看京剧及其他戏曲节目。他工作在曼谷一所私立国际贵族学校,主教中文。课余时间,就教学生们京剧。在那种以泰语、英语为主的大环境下,可想而知普及京剧艺术会有多么困难。学生极少,但杨如意坚持着,不懈地努力着,终于有了收获。他教的一个高中男生参加“汉语桥”泰国地区才艺大赛,凭借京剧的表演,荣获二等奖。男生受到很大鼓舞,从此也开始喜欢京剧了。

 杨如意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在网上开辟了专页,系统介绍京剧知识。有家大报社编辑看到后,主动找到他,于是,他就每月定期写有关京剧艺术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这一干,就是几年。他说,自己虽是泰国人,但中国也是自己的家。

 两年前,笔者曾经小心地问他,你这个年龄,又很出色,为什么还没结婚呢?他腼腆地笑笑说,真想找一位志同道合、喜欢京剧的中国女子,但太困难了。现在泰国建立了很多孔子学院,里面有些华侨志愿者。我正在努力从这些人当中物色呢。现在到底怎样了?他的婚事解决了吗?因为考虑到涉及人的隐私,我没好意思深入问他。

二、票友杨如意的讲述

 我的国籍是泰国,但我有一半中华血统。

 我爷爷是中国客家人。当曾祖母发现怀孕的时候,我曾祖父就立刻叫她回到中国故土,结果生下了我的爷爷。等爷爷长到3岁时,他们母子就回到泰国来,所以我爷爷也算是华侨。我奶奶是华裔,因为是在泰国出生的,我奶奶那边并不是客家人,而是潮州人。当时在泰国的华侨,大多数是从潮汕来的,所以潮州话成了泰国的华侨华裔使用的普通话。不管你们是来自中国哪个省市,一到泰国就要学会潮州话,我爷爷也是跟我奶奶说潮州话,可他跟曾祖母说的是客家话。我奶奶也很喜爱中国文化,我也受到了她的影响,不管是中国歌曲、戏曲、传统节日等等,我都是从她那儿受的影响。可惜的是爷爷奶奶从来不跟我爸爸说潮州话或客家话,我奶奶也曾经学过一点普通话,不过当时泰国政府不许学习中文,所以没学成。自然到了我们孙子这一代,就不会用中文了。我妈妈则是纯粹的泰国人。

 我自从记事,就知道自己很喜爱中国戏曲。在泰国要看戏曲表演,在我小时候不算很难,因为我出生那一年,刚好是泰国却克里王朝成立200周年,所以各处都有庆祝活动,甚至电视上也放泰语的潮剧!我就是被这泰语潮剧深深吸引了,当然那么小肯定没听懂多少唱词,尤其是演唱的时候更听不懂,因为发出来的那些词都要跟着旋律拖腔,很难理解。所以我当时喜欢戏曲,最主要是喜欢他们的身段、戏曲服装,在台上的那些美丽动作。我是不知不觉中爱上了中国戏曲的。

 上了大学后,我可以学习中文课了,虽然是门选修课,可我还是很开心。大学生生活比较自由,我又有机会接触中国戏曲了,当然是潮剧。我学过一两出潮剧折子戏,一是《京城会》,讲的是吕蒙正得中状元,派人来接刘氏回府,潮剧里这戏是扮仙戏。何谓扮仙戏?就是开戏前的吉祥戏,类似京剧里以前有过的《跳加官》《跳财神》等帽戏。二是《别窑》,这出戏几乎各个剧种都演,就是京剧《红鬃烈马》里的《平贵别窑》,又名《投军别窑》。我在这两出戏里,学的是旦角。潮剧的旦角演唱方式不像京剧用小嗓,他们百分之七十是用本嗓的,就像昆曲或越剧那种感觉。

  2002年暑假,我有机会到杭州来进修短期中文,大概一两个月。有一天放学回到宿舍来,我就打开戏曲频道。其实在泰国时,我就知道有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频道,当天打开电视看《跟我学》,节目里是李玉芙老师在教唱《贵妃醉酒》,从那天起我才知道中国有很多剧种。我以前就像大多数的泰国人一样,以为中国就只有一个剧种,就是潮剧。可到中国以后才发现竟然有好几百个剧种,而我最喜欢听的就是京剧!所以就从那一年开始,我到处找京剧视频来看,找京剧唱段来听,有朋友来中国,我也会请他们帮我买京剧光盘。后两年我有机会再次到中国,我也特意选要到北京来学中文,因为我知道如果在北京,我可以跟京剧拉近距离。后来毕业了,我就自己做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我跟京剧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那年,我跟家里人说我想去中国继续学中文,实际上我已经向中国戏曲学院报了名,要去进修。因为当时我知道如果我直接说到中国学戏,他们肯定会不同意的。于是2005年,我来到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京剧表演,我是属于外国人进修班,我的同学也都是外国人,他们大多数是韩国人,是本科生来交流,他们主要是学武戏,我是唯一一个学文戏的外国人,而且学的是青衣行当。报名的时候也不知道学院会不会让我学这个行当,因为“文革”以后学院是不培养男旦的,还好,我是以外国留学生的身份进来的,所以可以学!

 在戏曲学院上课主要分4门课:基本功课、把子课、身段课和剧目课。一开始我以为,学文戏就不用学滚翻等,谁知那些是很重要的,尤其基本功,因为如果你的身体过硬,不灵活,到时学什么戏演出来都不好看。可悲的是我当时已经是二十多岁的人了,骨头没有那么软,学起来真的很苦。记得很清楚,我第一节课学压腿踢腿,回家后整个星期上下楼梯时我的腿都在抖,晚上疼得不得了。不过我从来没跟谁说过,当时是我一个人住,学院在丰台区,我在海淀区,所以每天早上去上课也要早起。另外,北京的气候也让我很不习惯。当时天气对我这个泰国人来说感觉很冷,因为泰国基本上一整年都是热天,所以我必须要用一段时间来适应天气和刻苦的课程。

 我的开蒙老师是王婷老师,老师教我的一出戏是《坐宫》,张派路子。王婷老师的教法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耐心。我们每次上课都会录音或录像,那些录像我至今还保留着。王婷老师讲课讲得很细,尤其是发声,是非常科学的。当时学习的时候我不太懂,就光模仿,后来随着自己长大,也不断地练习,慢慢就理解老师说过的那些道理了。怪不得行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原来很多学过的东西是需要自己去琢磨才会悟到的。

 我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了一年,受益匪浅,后来回国工作。2008年我拿到了厦门大学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是戏剧戏曲学专业的。在厦大我有幸能加入厦门大学京剧协会(简称厦大京协)。厦大京协是胡维弘教授创办的,我在那里3年,有机会学戏、上台,还能跟厦门票房参加活动。又能和洪顺娇老师学习《霸王别姬》舞剑,非常幸运。洪老师小时候做过专业,16岁改行,现在77岁了,还一直痴迷京剧。最有意思的是本届“和平杯”,洪老师也被选中来参加决赛,我们俩才有机会在天津再次见面!

 我目前的职业是在泰国某国际学校担任中文老师。泰国自然是没有京剧环境的,我显得很孤独,不过自从2005年开始,我始终没放弃过我所深爱的京剧艺术。在泰国找不到文武场,我就用伴奏带来演出。泰国人不懂中国戏曲,我就在报纸上写文章,给他们讲解中国戏曲的来源和欣赏,包括舞台上的戏服、各种行当,把戏曲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一给他们说,让他们逐步了解中国国粹。另一方面,我也在努力学习更多的东西,比如2016年年初,我就到新加坡去跟黄萍老师学《天女散花》。黄萍老师是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她的先生卞会宾老师在那里开戏曲博物馆。大家为了京剧都很执着,身在国外能做的我都会做,所以在学校,我也教学生们唱京剧,给他们讲解京剧知识,虽然我没达到专业水平,但我的愿望是泰国能够逐渐宣传中国京剧,开拓一个小小的京剧空间,让泰国人认识到,中国京剧是如此美丽而富有魅力!

 这些年来,通过学习和演出京剧,我深深理解了“做戏先做人”这句话包含的道理。京剧原来就有“说教”的作用,所以每次给学生们说戏,我都会讲这个道理。我很佩服古人能把京剧做得这么美妙,又能教育人,又能娱乐人,充满了艺术性,又魅力无穷。

 最后,我感谢各位“和平杯”组委会老师们,3次到天津参加比赛,我每次都很开心。“和平杯”给我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友谊,大家都认识到,是京剧艺术将我们连在了一起。我知道,我今后的艺术之路还很长,我会继续努力,把中国京剧弘扬到泰国来。传承与发扬中国国粹,就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