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 本 茶 室 观 赏 指 南

虫虫君 艺旅文化 2024-07-03



你见过什么样的日本茶室?


比如这样👇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空中茶室,不设实墙,没有装饰,看起来啥也没有。


还有这样👇

吉冈德仁(Tokujin Yoshioka)设计作品光庵更是绝,连遮挡也没有,四面玻璃一览无余。

日本的茶室,是一种极其特别的建筑——空无一物,却备受世人追捧,令数位建筑大师设计之心蠢蠢欲动。

让人忍不住想问:茶室明明装饰这么“无聊”,为什么如此令人着迷?


01 现代茶室起源:自然至上,千利休的茶室革命 


关于现代茶室的介绍,要从日本京都妙喜庵里,一间“待庵”茶室说起。它的大小仅2张榻榻米,6.6平方米,入口低矮毫不起眼,还须躬身进入,却是日本国宝级茶室在它出现之前,日本的茶室并不是这样的。


当茶从唐朝传入,从平安时代末期到室町时代(12世纪—15世纪),因为幕府将军喜爱吃茶,又要展现武者的气势,一时充斥着奢华风貌。


茶道流于形式,日本人比拼茶叶的品质,使用价值昂贵的器物。茶道师以使用中国宋朝的碗,挂宋朝的画为荣;如果能弄到传世的“唐碗”、“唐画”更是身价百倍。


这股奢华风潮的极致,是丰臣秀吉打造的可以“全国巡演”的黄金茶室简直是最隆重高调奢华的茶室本体。



奢华的吃茶方式,偏离了茶初传来东瀛的禅机。室町时代奈良的和尚村田珠光提出「谨、敬、清、寂」为「侘茶」内涵,反对豪华奢侈的茶文化,以一种朴素自然的方式,回归到茶对人内心的修持。


将这一概念的升华到极致的,则不得不提日本茶圣:千利休。他是日本茶道的宗师和鼻祖,在日本,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电影截图《寻访千利休》


千利休提出了侘寂的茶道方式,还从房屋设计到提出做茶-献茶-喝茶的整套物质与精神标准。


他重新设计茶室,将书院式茶室改为草庵式建筑,墙壁用草筋抹灰,顶棚用杆缘顶棚,房屋的骨架用自然形状的木材及竹子搭建,充分体现了千利休茶室自然至上的建筑理念。


传千利休,待庵,安土桃山時代(十六世纪)。东京森美术馆,原尺寸复原效果图,2018年。


华丽的茶席被降为仅能容身的二叠(榻榻米);门高设计得非常低,权贵们入室喝茶,必须除去华服甲胄,解甲卸刀才能进入。无论是将军还是平民,在躬身入室那一刻,众生平等。


千利休之后,茶道升华成一门不依附于昂贵的美,日本茶室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02 日本茶室里的小心机:万物皆禅 


我们该如何欣赏日本茶室?


早期茶室一般在客厅的内部,由屏风隔出一块空间用作饮茶,这样的区域被称为围间


独立于房屋之外、单独的茶室则被称为数寄屋。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



主体茶室的空间一般不大,一次最多只能容纳五人。


此外,还有一间用来在茶会开始前清洗并且整理茶具的准备室(水屋);一处玄关(待合),宾客可以在这里等待主人的邀请召唤;以及一段连接“待合”与茶室两处的庭径(露地)。


踏石,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参加茶道的人不被潮湿的地面打湿木屐,影响茶道的进行。


奔赴一场茶会,茶室对与会者的心理建设,从你踏上露地的时候就开始了。


从外庭到内庭,你将踏上乱中有序的碎石小路,一路上树木山石环绕,步入万年青的摇曳树影中,路边松针散落,石灯笼上布满青衣。


木屐与飞石碰撞嗒嗒的响声,配以沿路两端茂密深幽的自然庭景,曲径通幽,迅速让人们与日常的喧嚣隔绝开来。同时它也象征着禅定过程的第一个阶段:进入自明之道。



京都大德寺瑞峰院·露地


众人可以先在“待合”暂时休息,互相商定推辞确定入席顺序,等待主人召唤后,就可依序入内。


茶室的入口是只有70cm的四方小门。由于门小,必须弯腰低头进入,寓义无论什么身份的人一律平等,都须带有尊重之心,进入茶室。




从外界到茶庭,意味着从喧闹的尘世到安静的禅境。从门廊通往茶室的甬道意味着冥想的第一阶段:自我启示;而在茶室里完成的禅思,则是自我升华。


茶室大致有:床の間(壁龛)点前座客席亭主口(内室)这些区域。就座的动作必须保持安静,并且需先向主人安置于床之间的书画插花行礼致敬。


床之间的地板会略加高(一段)。这是茶室里最重要的位置,挂的画多为画轴,画轴下会放置花瓶。


一直到客人全部入席,

除了铁壶煮水沸腾外,

所有声响骚动告一段落,

房内再度恢复静止无声之后,

主人才会现身,进入茶会正式环节。



粗看日本茶室是极端简洁朴素,

甚至到了无聊的地步。

可在简朴的外表下却深藏着高贵,

日本人的极致用心全在细节上。


比如,茶室移门一般用和纸做成,光透过和纸晕染扩散。在通常不足三米见方的斗室里,在处处显露着“无”的器具之间,灯光幽暗,天光游移动,让来客端坐冥想而感受“有”的诞生。


又如,由树叶竹片做成的茶室天棚设计得有高有低,高顶棚下面是客人的座位,低顶棚下面是主人点茶之处,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还有,床之间的设计是主人最最用心之处


花瓶会因时节交替、茶会主旨、心情变更,被替换成陶瓷器皿、竹编花笼、八角经筒、悬吊花篮等。花枝也通常是当日摘取,鲜润生气,与茶会主题相配。


悬挂的字画亦是如此,字或是和歌、家书、毛笔,画多如山水花鸟,不同季节时令匹配相应风格字画,做到应景应时。


来客若不用心体会,是无法感受其中之妙的。


图源:电影《日日是好日》

力求简洁的茶室装饰,
处处可见避免重复的心思,
充满了不对称的美学原理。

例如,茶碗选的是黑色釉彩,茶叶罐便不应该挑黑色漆光;煮水壶身若是圆的,盛水的器皿就得有棱有角。



床之间的柱子也有必须遵守的规范,所用木材不能与茶室内其它柱子相同,否则还是不免引来千篇一律之嫌。


如果要放上花瓶或香炉,切记不可置于正中央,以免空间受其平分对称;如果已经摆上实体的花卉,绘画中就不可以再出现。


凡是出现在房间里的对象,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以避免在颜色或式样上有所重叠。



如此极简的茶室,

却以雪月之色涂抹墙壁,

以岸阴山之弱光设计窗户。


在一事一物中都融入

茶道“和,敬,清,寂”的禅意,

蕴蓄了无边的开阔和无限的幽玄,

让人渐入精神富足的佳境。


图源:电影《日日是好日》



03 伟大的茶人,都是中国禅宗子弟 

与其他佛教宗派不同,禅宗寺院的唯一用途就是僧众的居所。佛堂不是用来供人参拜或朝圣,反而比较像教室,供学僧们聚会讨论,或练习禅定。



屋子里,除了中央讲台后方的壁龛,设有最早先的两位禅宗祖师——开山祖师菩提达摩或是佛祖释迦牟尼,加上随侍其侧的伽叶及阿难塑像。除此之外,几乎可以说是空无一物。讲台上还供奉有鲜花与束香,纪念上述诸圣对禅门的贡献。


建仁寺,将茶引入日本的荣西禅师,1202年在京都建造的第一座禅寺。图源/Joey


每一位伟大的茶人,都是禅的子弟,都试图将禅思精神,引进到现实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因此茶室与茶会的器具设备,皆反映着许许多多的禅宗教义


比如,禅宗佛堂讲台后方的壁龛设计,就是日式茶室里放置书画与插花——“床之间”的原型



又如,正统茶室的尺寸是四叠半榻榻米大小,也就是十平方英尺,此规定源自于《维摩经》中的一个段落。


在这部引人入胜的经典中,维摩诘就是在这样大小的房间里,迎接文殊菩萨以及佛陀的八万四千名弟子。提醒我们,对真正达到大智慧境界的人来说,空间也是一种“空”。


图源:电影《日日是好日》


还有,茶室里不对称的装饰,源于道教和禅的哲学动力本质:追求完美的过程超过完美本身,真正的美只能通过从精神上完善那些不完善的事物才能得到。


足以见得,在日本,茶室是和神社、庙宇一般的圣殿——透过抽象化的建筑和装饰符号,表达超凡脱俗的禅宗哲思。简单朴素与不落俗套,让茶室成为免于外界忧烦的桃源。



这份禅意灵魂,源头在中国


当隋唐茶文化入“经”成“道”,并与禅开始结合时,即有多批日僧前来“留学”,最早给日本带去了中国的佛与茶。


两宋时期,我国禅宗与茶文化已达盛时,“取经”的日僧络绎不绝。名僧荣西两度入宋,居留中国达24年之久,带回中国禅茶道,在日本再度掀起茶的浪潮。


荣西


公元15至16世纪,在中国禅宗教义和“茶禅一味”理念的引导下,一种以崭新的精神和形式出现的茶道——草庵茶,在日本茶文化史上翻开辉煌的一页,并且逐渐走入千家万户。


图源:电影《日日是好日》


如今的人们,不仅是日本人,似乎比以往都更需要一间愉快放松的喘息之处,在一花一草一水中,体悟禅的空灵与寂静。


在适度留白中,让身体得到片刻休息。



艺旅大本营正是日本茶道的起源地——杭州,

今年早春,我们屡次跑茶山、试喝,

用心挑选了几款好喝、性价比极高的绿茶。


如今已是暮春时节,倘若你留恋早春的烂漫,

不妨饮一杯鲜鲜甜甜的早春新茶。


点击了解详情👇


*支持私人定制,茶文化之旅
有任何问题,长按二维码

添加小艺咨询


编辑|虫虫君   审稿|飞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艺旅文化诚邀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可查看约稿函


2020年游学计划,查看大图👇

给生活适度留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