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基于园林美学量化评价体系的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延续与创新研究 | 生态美学介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韩禹锋 杨帆等 湖南包装
2024-08-31
作者:韩禹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杨帆,胡国梁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9BG124)。


摘要:生态美学是我国新时期美学研究的关注点,文章以现代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物质空间、消费空间以及人性化空间等多角度审视人类中心主义下城市空间的特征,在生态美学的介入下运用生态审美智慧改变城市空间现状,阐述如何将城市空间营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生态美学;城市空间;审美;营造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韩禹锋,杨帆,胡国梁.生态美学介入城市空间营造研究[J].湖南包装,2023,38(3):26-30


随着生态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 ,生态美学作为一门关注生态审美和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兴学科 , 近年来在我国得到广泛关注和发展。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生态美学理论领域已经逐渐发展为具有系统性与话语性的美学学科,并与美学、文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呈现交叉学科发展态势。生态审美规范重构方面试图探究生态社会转型下的新审美规范 , 如“天人合一”“自然万物并育”等生态审美观 ,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指导;生态环境规划与设计这一领域将生态美学理念应用于实践中,如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生态社区建设等。生态艺术和建筑语言学者们致力于生态环境中的艺术与建筑要素 ,探索生态可持续的艺术形式和建筑语言。综上,生态美学研究从理论上的突破到价值重构、再到实践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上的研究新进展还未深入人心,仍有发展和提高的空间。


国外对生态、人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要早于国内,在 20 世纪初提出生态城市要实现自然中心和生态廊道互连 , 实现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社区要兼顾社会文化多样性 , 注重社会公平与生态效益并重。国外学者主张新城市主义要实现轻轨导向、多中心聚落的生态设计,提出生态景观要基于地方条件 , 强调自然过程和文化遗产的继承。2010 年以后提出生态景观要基于地方条件 ,强调自然过程和文化遗产的继承;指出生态城市和生态社区要实现密度稠密、功能混合 , 加强城乡联系;探讨如何在高密度城市实现生态廊道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要发展生态景观基础设施 , 提高城市生态涵养区容量和弹性;探讨生态城镇的规划过程要兼顾社区参与 , 实现公众共识;提出要发展“海绵城市”理念 ,加强雨水管理和城市生态修复;主张在城市设计中要加强社会包容性 , 实现公正可持续的城市转型。


综上,国外学者主要是从城市空间结构、社区设计、景观策略以及社会公正等角度 , 探讨生态城市和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的相关要素。生态美学的核心要义是生态整体主义的和谐共生,生态与空间不是机械的结合。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渐露头角。


1 城市空间现状

城市空间的扩展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必经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化率由 1978 年的17.92% 提升到了 2023 年的 65.2%。高速增长的城镇化使得城市空间的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集聚效应与增长效应带来城市活力,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影响了大量乡村空间与生态空间,城市与生态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如城市化进程吞噬了乡村的活力,城市的生产消耗抑制生态的恢复,解决城乡矛盾问题刻不容缓,城市反哺乡村势在必行。城市空间本身浮现出较多问题,如居住条件拥挤、心理问题变多、交通拥堵致使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成本增加、生存环境变差等,需要付出较大的公共设施投资和有效治理成本来改善空间环境。


城市空间结构(图 1)在快速城镇化下的演变过程导致一系列问题,使场所、空间和功能配置成为规划设计的要点,而经济效益回报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指标,却没在场所、空间秩序里体现伦理、礼仪、文化观念这些规划、设计的问题,这是城市空间围绕城市建筑的内在营造现状。经济效益的可预算利益远远要少于长期的治理成本和维护成本,因城市空间扩张产生环境、空气、水质等生存空间问题,则是激发城市活力带来的隐形弊端,城市绿化营造体现着人们在城市空间中的补偿心理,但它不能解决所有人类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树立伦理、礼仪、文化观念还需要提高人类的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

图 1 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


后工业文明时期,西方 200 多年的环境问题在中国 20 年时间里集中涌现出来,城市空间扩张的极限会被生态地理环境所限定,因此城市扩张的有限性与居民诉求的上升存在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摒弃在这个扩张的进程中人类在现有的土地上充分发挥人类中心主义的权力对自然进行的掠夺。虽然在城市营造的过程中有绿色生态的考量,但在经济视角下对环境美的回报率不是立杆见影的,这也是生态环境营造难的显著问题。生态与环境问题触目惊心:从经济发展态势看,过去 3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后续经济回温中,污染物的排放必将会增加,环境承载压力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愈发加大。从气候条件看,欧盟哥白尼地球观测计划的报告显示,全球平均气温比起人类社会普遍进入工业化之前也已经上升了 1.2℃。要控制气温上升的幅度,就必须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现实是 2022 年全球碳排放量还在继续上升,气候变化威胁人类健康和粮食安全。从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础看,一是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较大。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与城镇化成熟完善的冲刺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和新能源普及发展刚刚起步,协调发展与生态修复同频的难度逐渐加大。二是生态环境改善的空间还不稳定。空气质量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多个地区的极端天气对生态冲击较大,严重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存在,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依然未得到解决,农业方面污染源头尚未得到有效治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盖亚假说(图 2)是否能被普遍接受,在生命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下,能否使得地球适合生命持续的生存与永续发展,成为人类有必要关注的问题。解决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的发展矛盾需要深思熟虑地长期部署,需要新的进步性理论解决人与物质、自然的长久协作关系。


图 2 盖亚假说图。


2 生态美学的优势

回望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能力和改造能力,对于控制自然资源有了更大的狂热,启蒙运动后人的意识觉醒,由此出现的人类中心主义意识至今还在盛行,工业革命后期带来的生态环境的影响使得人类不得不重新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美学内涵角度来说,生态比环境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生态美学在美学对象问题上的重要突破就是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艺术中心主义的突破;它是生态维度的美学,除自然审美外,还有自然维度之上的艺术与生活的审美。因此,探讨生态美学下的城市空间,既要虑及以人为主的态度,又要考虑人与自然整体发展的趋势,这两方面的自然耦合需要从生态审美意识的转变进行考量。


生态美学的诞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它以马克思实践存在论哲学为指导,表明人与自然的协调,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统一需借助生产关系与社会制度的改革,它是一种具有革命精神的生态人文主义,是在满足人类基本生存以上更高的价值要求,生态文明时代对自然环境审美意识的高扬是生态意识最契合人性的觉醒。


生态美学从认识论到唯物实践存在论、从人类中心主义上升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过程中有了新的突破,人与自然的基本哲学关系不再是传统认识论中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人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在这样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中,人、自然、审美才能得以统一。另外,生态美学在学科范畴覆盖面广,不仅包括自然审美,也包括自然维度之上的艺术与生活审美。自然审美有了新的突破,它不是单纯的“人化自然”,是自然的审美属性与人的审美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此外,由静观美学到实践美学的审美属性也是一大突破。美学范式的窠臼也被打破,从和谐统一整齐变化的传统美学范式演进到审美的生存、诗意的栖居、四方游戏、家园意识、场所意识、生态批评等的生态美学范式。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蕴含着生态美学范式的基因,我国的城市空间设计可以从借鉴西方的城市设计转变到探索中国式的本土城市设计。


西方的生态美学智慧力图突破传统的物质与精神、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论,从人类中心主义转到生态中心主义,进而促成生态人文主义的生态审美。生态美学的先驱源于诗性思维,借助各种自然现象来比喻现实事物,这是人的思维与自然建立联系的开端,维科的原始的诗性思维与利奥波德《沙乡之鉴》“像山一样思考”的观点即是客观、整体的思考方式,对于建设生态美学的艺术思维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美国桑坦耶纳的自然主义美学思想将人看作与自然构成一个整体的活生生的有生命的人,提出美是生命的和声的美学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生命共振,是具有力量的一种和声状态。杜威提出“活的生物”生态审美观念,在工业化高涨的年代提出人作为活的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一个完整的经验”。在哲学上海德格尔提出的“人在世界之中”的生态整体观点为生态审美观提供依据,他的哲学美学思想受到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这是西方的审美智慧借助于社会发展而取得的先进性成果。


中国的生态美学智慧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周易》、儒道佛思想以及周边国家的艺术绘画作品。《周易》中的生态智慧的核心内容为“生生为易”,即活生生的个体生命的生长与生存发展之理;儒家的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包含着积极的养分,在天人关系中,儒家既注重人,也注重天,在历朝的造林手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对现代的城市空间具有启发性;孔子“和而不同”的共生思想即只有多种生物相杂、自然才能繁盛,以及孔子提出的“节用爱人”这种思想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见,在经济不发达的古代中国所产生的生态审美思想具有长期指导意义,在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人们对自然充满尊敬,与自然生命体之间达到一种适应的平衡。


中西方生态审美智慧的融合体现在海德格尔生态存在论哲学观的提出,它标志着西方当代哲学实现了由传统认识论到当代存在论以及由“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的转型,逐渐出现如诗意栖居的概念,这种美学观念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关联。海德格尔的“四方游戏说”是对工具理性的过分泛滥与人类中心主义过分张扬的批判,它借鉴了中国古代道家的思想,用庄子的“无用之大用”说明“人居住着”是不具功利性的。世界去魅后人类重创下失去家园的茫然感油然而生,在这种危机下“家园意识”被提出,体现了更为深刻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与现代社会“无家可归”的特有感受对比, “家园意识”在人类基因里更加根深蒂固。东西方生态美学的审美智慧相互借鉴,力图展现世界发展到现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甚或生态万物共同体的趋势。


想要遏制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仅仅从科学角度治理污染是不够的,还要从精神维度重新反思自身当前的生存状况,寻求改善人类当下生存状态的途径。生态美学则以存在论视野和人文主义精神拓展了深层生态学的知识范畴,赋予了自然万物生存以诗性的审美关怀。


3 生态审美介入城市空间的营造策略

我国的城市空间从 1998 年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房地产市场化改革开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造成了未来十几年后环境质量的显著下降,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的现实中越来越具有紧迫性。我国生态文明城市提出的初期,对现代化城市建设还未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城市现状的策略,模仿西方城市的模式,带有人化自然的意味,忽略了自然的自有价值以及人与自然万物共同构成世界的事实,突破从人类中心主义极端的人本主义与深层的生态主义的主次变更,人文主义与生态主义相调和,是生态观形成的开端。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发现,人类历史是人与自然互动的历史,人与自然生态的黏性比人类认为的要强很多。作为意志的善与规律的真的互动,人的生态本源性、生态环链性、生态自觉性从认知上对城市空间的生态审美营造有了新的突破。城市空间应与自然为依托进行创造,生态与空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生态允许空间分割成无数小空间,空间无论如何都会被生态包含,生态审美的介入下城市空间先与生态建立联系,从社会整体生态意识层面、经济发展非消费性层面、政治大力倡导执行层面、文化塑造精神层面的各个点着力,城市现存的空间可以向生态性的空间转变。


3.1 物质空间向自然空间转变

工业革命发展造成的趋利性让物质消费成为当今社会生产生活的主流,无尽地发掘地球资源,有的消费市场让一切生产物质成为以人类为中心、以人为本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逐渐在土地上拔地而起,人造物与自然资源的比例开始趋于扩大。根据最新研究,截至 2023 年,人类制造的所有东西的重量超过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重量。每周新材料的添加量相当于地球近 80 亿人口的总重量。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计算了从 1900 年到 2023 的所有人造物的总重量,并将其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重量进行比较:20 世纪初,人造物质量相当于总生物量的 3% 左右,从那时起,人造物质量大约每 20 年翻一番。如果不做出改变,到 2040 年,人造物的总重量预计将增加两倍,从目前的 1.1 万亿 t 增加到 3 万亿 t。这表明,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将会体现在百万年后的岩石与沉积物中,如此庞大的物质空间是否能成功转换为自然空间,对人类是一大考验,自然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连接需要借助与自然为邻的理念。


基于与自然为邻的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调整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如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方面,人类内核与自然内核的和谐契合是生态的和审美的。一方面城市空间被设计得井井有条,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并非完全的二元对立,城市空间的活力也需要人的实践在两个空间发生熵增的效果,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让人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带来的进步,与此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周遭环境;另一方面生态美学介入城市空间建设的实践,需要将城市看作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让物质参与自然的循环策略中去。以人类为主导的城市空间范畴在生态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可实践的方面有:


(1)城市空间中生态区的营造,尽可能避免大动土地,在有限的区域内尽量减少人性化规划,降低人化自然的意识,给予生态修复的时间。


(2)降低维护环境的物质成本,不急于求成,生态内部调节的动力会在时间成本的加持下逐渐发挥作用。


(3)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密切关注气候条件与地理条件,对城市空间整体大环境的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4)处理好人造物质的回收利用,以人文艺术的方式赋予以及再创造物质的文化价值。


(5)做好城市用水的循环处理,使水取于自然、最后也能回归自然。


(6)城市绿化的考量目标以生态平衡为主,做好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的平缓过度。


有条不紊地从物质空间过渡到自然空间,发挥中西方的生态审美智慧,找到城市现存的物质承载力与自然修复力的融合力,探索出生态美学建设的中国化之路。


3.2 消费空间向艺术文化空间转变

城市空间是在经济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经济的稳定发展保障了城市空间的消费空间,从历史上看经济发展主要以消耗资源为主要要素,在物质生活得以保证的前提下,如果将物质消费转变为审美文化获取,就成为一种区别于物质消费的“真空消费”,在消费脱离物质资源的语境下重命名为交换。商业场所的消费功能逐渐转化为艺术文化空间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生态审美的教育也是生态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人们能够改变生态审美态度和生态审美意识,如对欣赏自然与诗意栖居认知上,首先确立正确的自然观是必要的,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类的,更不是与人类相对立的,而是与人类共生的,人类的物质文明和思想文明都离不开与自然的交相辉映;其次是形成生态审美的生活方式,目前的环境问题也可归类为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人们形成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的问题,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对人类未来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最后是培养一种对自然的审美态度,要与自然建立平等和谐的审美关系,要树立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学观,要形成一种生态文明时期的新的人生态度。


中国文化中的美学逻辑支配着生态审美,文化艺术空间的营造依赖着生态审美,因此我国的审美智慧有利于文化艺术空间的营造。中国传统艺术中国画是一种自然生态艺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使原始自然有了审美意义,在营造艺术文化空间时需要发挥人的能动性,创新性地改变城市空间现状。中国绘画在理论上的散点透视区别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式的焦点透视,营造艺术文化空间也需要从以人为本的思想上升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的层面。中国绘画“气韵生动”的美学原则将自然作为一个有生命的活物,人在创作的时候与自然是存在交流的,在营造艺术文化空间时将自然看作一个永续发展的生命体,它能够带来持久的生命力,而不是人为的肆意改造。中国绘画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原则,源于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智慧,在营造艺术文化空间时将这样的生态审美智慧持之以恒贯穿整个空间;中国绘画追求与自然多方式相处的艺术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相吻合,这也是艺术文化空间所追求的目标。


空间成为承载社会关系的平台,消费空间向艺术文化空间转换是关系之间的转变,是消费关系与文化关系的转变,体现了一个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升级和审美变迁,使得原有的消费空间重心不在是物质层面,而是在空间内涵与体验层面。


3.3 人性化空间向生态化空间转变

人性化空间是在消费的场域下,满足人对生活物质的需求,体现在美观的同时能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方便消费者,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工业革命还没到来之前,人对物的拥有取决于人持有的物质资源,优质产品物料的组成并不是大量且易求的,其消费群里占比少数,物质可以精美到当下社会发展的最优状态的人性化,少数人对资源的消耗与多数人对资源的不大量消耗互补,维持了生态平衡。但在工业革命以后,机器代替手工,自然资源如同 15 世纪航海大发现时看到美洲新大陆的黄金一样,以为可以取之无尽用之不绝,淘金热也曾一度盛行。对于新鲜事物的无限感是人们初识新世界时的一种人性化,大批量的生产满足大量人的需求,成全了这种欲望心理需求,人的欲望的无止境也促使着物品的无限更新,人性化就是当下消费社会对物品之外的人文关怀和情绪需求的贩卖。可以看到,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逐渐转向对心理层面的追求,内心匮乏转而向自然疗愈,这种现状表现出人性化空间向生态化空间转变是必要的。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是设计出来的,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刺激需求,人们生活的信息空间充斥着商业广告,自然扮演的只是装饰性背景,修建一个人性化停车位,人性座位、人性化厕所等出现在消费场所,从环境美学的最终实践目的来看,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价值重构,一边保持消费关系与经济增长来维持人类现有的生活水平,一边增加生态审美的需求,成为人真正进入诗意栖居的一个难题。突破人性化的壁垒、改变原始动力的作用对象是策略转变的有效途径,自然生态化的活力源泉存进生态环境意识,并在空间层面上得到落实,有利于推进城市空间的营造。


近几年城市更新的内容最立竿见影的是墙体更新、建筑更新、道路维修更新、公共空间设施更新,吸取城市建设经验中最新人性化的部分,优化更新城市空间中最容易满足的人性化物质层面,新旧交替,成了循环的覆盖的圆圈运动,浮于表面的美的更新是传统主义静观美学。城市更新的目的在于改善环境问题,更新在自然生物层面指最小细胞或生物内部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过程周期。生态化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在生态化的城市空间,也需要有自身调节的活力源泉,它不同于自成一派的生命个体,组成生态的各个集合都需要不断优化,注重保持和利用生物多样性,选择当地天然物种进行配置 , 营造出自然生态的空间景观。生态化空间的设计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观念 , 各空间要素之间形成互动和协同 ,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连续性。生态化空间在满足生态需求的同时 , 也注重满足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 , 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它依照人的习性与审美进行空间营造;生态化空间使用的材料、技术手段等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方式 , 在施工建设与后续使用中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开放和连通 , 便于空气、水、阳光等自然要素的流动和作用 , 同时也方便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生态化空间还注重融入当地的人文文化内涵 , 将生态元素与文化元素有机结合 , 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形态。城市空间作为人的意识躯壳,在适应自然环境下不断发展和优化成为生态与人交互的物质媒介,是人文观、生态观与审美观统一的表现形式。


生态观是一种活态观、世界观、宇宙观。活态表现在存在于生态之下的各类要素互相配合联动,一方面要求人类社会责任的回归、唯我(利己)倾向的放弃,另一方面要遵循生态审美原则,促使城市空间逐渐脱离物质层面的框架。生态美是生命与生境潜能的整体实现,走向自足,走向耦合。生态整体主义不是从物质的意义来定义人与地球的关系,而是生态发展的必然,生态化是永续发展的活力源泉。在当下的生产关系下,重新运用审美智慧找到人与自然生命体的一种平衡。


4 结论

城市空间是人类当下的生活环境,在城市里人们有安全感,是物质的安全感;而在乡村人们有归依感,是家园意识。当前环境污染不断加剧,这种归依感更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一种表现。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提出城乡融合战略,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逐渐有了新变化,城市拓展到一定的边界,在地缘层面一定会与乡村相邻,乡村是城市的雏形,城市最终要回到乡村。城市应该与周边的乡村形成一种“区域城市”联合 , 而不是将相邻的乡村城市化,乡村拥有的自然属性是城市空间发展前景之一,人类将生存权扩大到环境权,进一步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可以享受优良的环境空间。同时人人也要承担起改善和保护环境的责任,责任意识是生态美学介入城市空间营造的保障。城市空间发展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前提,而是在生态整体主义的审美下物质空间向自然空间转变,城市与乡村融合,而后消费空间向艺术文化空间转变,人类与自然关系重塑,最后人性化空间向生态化空间转变,生态整体和谐。


目前生态美学还是一个有待充盈的学科,对于生态美学下空间营造的探索是去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在城市空间上扩展固有的以人为本思维方式,将人与自然及审美逐渐提高至生态维度,生态公园星罗棋布,城市地下水的内循环、城市垃圾的回收等都是刻不容缓、意义深远的生态审美实践。城市空间作为人与自然的交集,人类有责任处理好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城市空间由人类创造,它最终属于自然、属于生态、属于天人合一的大千世界。


(原文载《湖南包装》2023年第3期,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的学术期刊。)


参考文献

[1] 沈清基编著 .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G] .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8:52-53.

[2] 曾繁仁 . 论生态美学与环境美学的关系 [J] . 文化视野 ,2008:61-63.

[3] 曾繁仁 . 生态美学导论 [M] .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2010:265-274.

[4] 袁鼎生 . 美生学 : 生态美学元理论 [M]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21:120-121.

[5] 曾繁仁 , 谭好哲主编 . 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空间 [M] .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6:55-64.

[6] 胡友峰 . 论曾繁仁生态美学话语体系的建构 [J] .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2022(04):26-29.

[7] 雷毅 . 深层次生态学思想研究 [M] .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69.

[8] 威廉·H·怀特(美).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M] . 叶齐茂 ,倪晓辉 , 译 . 上海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6:11-20.

[9] 左迪 , 孔翔 , 文英姿 . 文化消费空间消费者感知与认同的影响因素:以南京市先锋书店为例 [J] .城市问题,2019(01):31-39.

[10] 曹汝平 . 视觉城市的形态与意象 : 读《城市意象》 [J] . 湖南包装,2022,37(6):11-15.




点击其他阅读:
专题:基于园林美学量化评价体系的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意蕴在现代公共空间中的延续与创新研究 |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审美意蕴表达方法研究
专题:设计的意象与边界 | 潮汕古村落的海丝意象与文化展望
专题:设计的意象与边界 | 悬置、在场与多向度智识生活——设计如何引领技术思辨
2023《湖南包装》投稿须知
常用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湖南包装》杂志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3-1098/TB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1-4997
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超星“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期刊

入选2018年度“中国最美期刊”
2018年9月在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初心与荣耀—改革开放四十年期刊展”荣耀展出
2019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2020、2021年再次入选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
2021年“中国期刊设计艺术周”优秀封面、版式设计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唯一投稿邮箱:3355659960@qq.com
联系电话:0731-89901337
联系QQ:3034962025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韶山北路356号包装大厦1402
       
全年6期逢双月月底出版
单价30元,全年180元包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湖南包装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