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2017-04-27 难得书舍

内容简介 :

《海伯利安》于1989年首次出版,横扫全球所有重量级奖项——雨果奖、轨迹奖、西班牙科幻小说首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并入围亚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科幻纪事奖,被轨迹杂志票选为1990年前史上十大科幻小说,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最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

28世纪,地球已被黑洞吞噬,人类在银河系中建立了霸主政权,但一颗偏远星球上的某个传说,却将带给人类灭顶之灾。在这颗被称作海伯利安的星球上,据说潜伏着一种名为伯劳的嗜血怪物,朝圣者们可以组队去向它许愿,一人能够梦想成真,而余下诸人都将失去性命。在人类末日前夜,最后一支由7人组成的朝圣队伍出发了,他们每个人都有极度渴望之事,也有着隐藏心底的秘密,而其中一人正掌握着全人类的命运。

作者简介:

丹·西蒙斯(1948~),被美国读者公认为“美国最会讲故事的人”。出道近三十年来,他写遍奇幻、科幻、恐怖、推理、惊悚、历史等几乎所有小说类型,只要他出手,必叫好又叫座,捧回无数大奖,是名副其实的“跨界之王”。

他的长篇处女作《迦梨之歌》一举拿下了奇幻小说的最高奖项世界奇幻文学奖;

第一次涉猎恐怖题材的《腐朽的慰藉》就将恐怖小说界重量级的三大奖项布兰姆·史托克奖、英伦奇幻奖和轨迹奖包揽囊中;

第一部长篇科幻史诗《海伯利安》更是获得了全球科幻小说至高荣誉雨果奖,以及轨迹奖、日本星云奖、法国宇宙奖,入围阿瑟克拉克奖、英国科幻奖等国际重量级科幻奖项,被誉为“二十世纪科幻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里程碑”。

△豆瓣评分9.2

国外简评:

书名出自约翰•济慈的同名长诗《Hyperion》。这是一部著名的太空歌剧经典、一部最浩瀚壮美的星际史诗,充满着真实可信、面临艰难道德抉择的故事人物(BY《纽约时报》):末日将临,宇宙中烽烟四起,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Hyperion)星上的光阴冢(Time tomb)的朝圣者,在路上分享彼此过去的故事。全书由六篇不同的故事组成,分别叙述了他们背后与伯劳鸟(Shrike)的联系,透露了地球七个世纪以来所发生的历史,并展露了伯劳鸟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作品用神似英国古典文学大师乔叟的坎特柏里故事集的铺陈手法,传颂亿万年的宇宙绝唱。

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说:“我景仰丹·西蒙斯。”

“构思宏大,文笔雄健……不落窠臼,堪比伊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和吉恩?沃尔夫的《新日之书》等经典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丹·西蒙斯用一支生花妙笔,描绘了700年之后的未来。小说见解独到,故事错综复杂,可以与伊萨克·阿西莫夫和詹姆斯·布利什的作品相匹敌。”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主题和风格的华丽结合。”

——《丹佛邮报》

“《海伯利安》(包括《海伯利安的陨落》)是代表最尖端水平的科幻小说……我觉得这部作品将会成为准绳,未来作品都会拿这部作品作比较,就好比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勒古因的《黑暗的左手》在彼时以同样方式树立了新标准一样。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伊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

“西蒙斯以精湛之技挖掘了科幻的潜能。”

——《轨迹》

“这部小说,作为文笔最优美的科幻小说之一,模仿了《坎特伯雷故事集》,构画了一个遥远未来的宇宙,一个名为海伯利安的星球,那正是以约翰·济慈的诗命名的。”

——《落基山新闻报》

国内读者简评:

在我的眼中,《海伯利安》是最好的科幻小说,没有之一。

《基地》《太空奥德赛》和它相比,少了它的细腻和华丽;《时间回旋》《迟暮鸟语》和它相比,没有它的宏大和磅礴。

《伊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所作出的这个评论是恰如其分的:“《海伯利安》(包括《海伯利安的陨落》)是代表最尖端水平的科幻小说……我觉得这部作品将会成为准绳,未来作品都会拿这部作品作比较,就好比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勒古因的《黑暗的左手》在彼时以同样方式树立了新标准一样。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我觉得,它为科幻小说提供了一个模板——科幻和文学几乎完美的联姻。

宏大二字应该是对《海伯利安》的结构恰如其分的描述。Dan Simmons构建了一个庞大繁杂的银河世界。我没有统计过他提及了多少个星球——繁华的鲸逖中心,美丽的茂伊约,1.3倍重力的工业星球的卢瑟斯,犹太沙漠星球希伯伦,天主教星球佩森,穆斯林星球利雅得,冰封的天龙星七号,打着旧地中国烙记的星球青岛一西双版纳,还有神秘的海伯利安……。而读完故事之后,这些星球并非一个抽象的地名而已,每个星球都有细节,有自己的风土人情,清晰得你几乎可以看见它们的样子。这是一幅慢慢展开的长卷,一曲想象力的赞歌。

七个朝圣者和他们的故事,朝圣的路程交错缠绕着前行。一开始的时候,每个故事看起来都是独立的:神父和十字形的生死斗争;上校和他逆时间而来的恋人;诗人对他的缪斯追逐;学者女儿的神秘疾病;女侦探和人工智能的爱情;领事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发生在不同的星球,不同的人中间,似乎毫无关联。而随着阅读的进行,我们会发现,,似乎不相干的故事背后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随着朝圣旅程的前行,拼图慢慢的被还原:旧地的毁灭,以及之后的七个世纪的历史在他们的讲述中慢慢浮出水面。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亦是一个充满悬念的过程,一个又一个的疑问吸引着读者,拿起书就难再放下。  

六个故事是风格迥异的。牧师的故事充满宗教的神秘气息——面对肉体永生和独立灵魂的矛盾,杜雷神父最终的选择让人震撼;学者的故事在哀伤中又带着些许的温情;诗人的故事充满着灵感、焦灼、偏执、疯狂和神经质;上校和女侦探的故事更像一部快节奏的流行小说,惊悚、冒险、爱情是不可或缺的元素;领事的故事是一个关于侵略、殖民、自由、复仇的故事,像是地球上某些历史的缩影,他讲述得如此冷静,不动声色。(顺便说一句,我最喜欢神父和学者的故事)Dan Simmons在不同的风格中进退自如,每个人物的讲述风格都吻合人物自身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真实饱满。

作为一部小说来说,《海伯利安》具备了一切应该具备的技巧。 

△明信片

选读:

今晚真是冷。吃过晚餐,就在日落之后,我穿上热力夹克,独个走到一块岩脊边,那是我第一次遇到大裂痕的西南方。站在这个制高点上,居高临下俯瞰着河流,那景象让我毕生难忘。看不见的瀑布在底下的河流里翻腾,薄雾升腾而起,幕帘变换,从中激迸出的浪花将落日幻化成好几个紫罗兰色的球体,许许多多彩虹也一分为二。我看着一个个光谱诞生,升向渐渐暗淡的天穹,逐一消逝。凉爽的空气钻进高原的每条裂缝,每个洞窟中,而暖空气却在向天空疾驰,一股股笔直的烈风牵拉着树叶、嫩枝和薄雾,在大裂痕中发出声响,朝上渐衰渐减,仿佛大陆自己在喊叫。石巨人的声音,巨大的竹笛,宫殿般大小的教堂风琴,从最尖的女高音到最低沉的男低音,组成了一曲清澈完美的调子。我思索着风吹过岩石发出笛声般的哀号,思索着从底下静止地壳中那些洞穴里面传出来的嘎啦嘠啦的声音,思索着随意和声可以产生的人类声音的幻觉。不过最后,我抛却了思索,仅仅听着大裂痕对太阳唱着告别的圣歌。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