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收养家庭孩子学中文的经历

春夏秋冬 陌上美国 2019-03-28

2018年10月6日,星期六

陌上美国  欢迎关注


前序

 


今年七月,收到朋友发来的一则短信,提议我写篇我们收养两个孩子的生活经历。


脑子闪过这些年我们家的生活片段,从哪开始呢? 还是从我教中文工作说起吧。

 

那是我当中文老师的第一年,一位来学中文的学生告诉我,学习中文的目的是为去中国收养孩子。她告诉了我收养机构的信息,后来我们用了这家,我的学生还为我写了推荐信。


二十多年来,我们两家一直保持联系。

 


大女

 

我们收养大女儿的时候,她十三个月大。


在女儿早期呀呀学语阶段,我每天早上躺在床上就听到女儿在她的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学说“爸爸、妈妈、公公、婆婆......”


像一阵悦耳的morning call,我很后悔当时没有把她的声音录下来。


在她三岁左右,早上起来都会爬上我的床,我就拿出放在床头柜上的拼音卡,一个一个卡片地翻读。“a, o, e, i, u, ü”, 一般我们会练习20 – 30 分钟,然后,再下楼去弄早餐。虽然,孩子不配合时会烦闷,但看到小女儿进步时也很有成就感!

 

女儿在两岁之前的中文远远胜于英文,在她过了两岁不久开始去幼儿园后,虽然每周两三天,但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她的中英文语言能力就颠倒了。


初期我曾要求女儿跟我说中文,可她就把我扔在一边,去跟她爸爸玩耍说英文去了,或干脆不理睬我。我觉得那样不行啊!我只好投降了,变成我说中文她回英文,真的是名副其实的“鸡跟鸭讲”。


这基本上就是这些年来我跟女儿沟通的模式。她渐渐长大后,有时我说的中文词汇她也无法理解,我也只好不得不用英文跟她沟通了。

 

当女儿基本能把拼音卡认出后,我就开始自做些分门别类的汉字词语片,例如,动物、玩具、人物、衣服、工具等等。一个一个地对着实物和图画书学。


过了一段时间女儿就能认出好些词组,我便把那些词组打印在一张纸上,让她一个个剪开,排成句子,最后图文并用贴在另一张纸上。


我们就这样折腾,她边玩边学,一页一页地做成了她的第一本书“我的爱”。我当时为她编写了个简短的前序。为了准备这文章素材,我在女儿的书架找到了当年我们一起做的那本书,它跟女儿中小学时期的几本画本相册放在一起,可见她对自己小时候作品的珍重之情。


我看着那些褪色的纸片和图画,脑子不由得浮起女儿坐在厨房里小桌子前制作“我的爱”一书的画卷。


 


在女儿差不多四岁的时候,也是通过我的中文学生得知在唐人街的华人咨询服务处有个儿童合家欢中心。于是,我让女儿参加了那里的儿童唱歌班和舞蹈班,她从那学了好些中文儿歌和中国舞蹈。


每个周末我们都从城的北边开车经过交通繁忙的市中心到位于南部的华咨处上课,在那里遇到几个收养孩子和家长。


当女儿跟她爸爸在一起时,别人视她为收养孩子,而当她跟我在一起时她就变成了一个中国人家的孩子。记得她上小学后,有一次她说道:“People don't really know that I am adopted because I have a Chinese mom.”(“很多人不知道我是收养的孩子,因为我有个中国妈妈。”)

 

在女儿六岁那年,为了让她有更好的中文语言环境和多学些中国文化,我带她去中国旅行了。


我在北京联系到了一个有个跟我女儿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家庭,那年暑假我们就寄宿在他们家里,同吃同住,朝夕相处在一起,跟他们的孩子家长一起游北海公园,后海一带胡同,长城,王府井,天安门等地方。


女儿还参加了一个在北京中国儿童中心举办的暑假学前班。她置身于那种完全中文以及中国文化的环境之下,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是一次颠倒。到了我们在北京停留后期,女儿跟美国爸爸通话时说英文已有点停顿不流畅了,但情况在回美短期后又恢复原状。


后来,也是为了同样的目的,我还带她回国呆了两个暑假,每次都以寄宿的形式跟当地有小孩的家庭住在一起。女儿有语言小伙伴陪伴玩耍,我自己也通过跟寄宿家庭彼此间的相处感受到当地人的风土人情。


每次去中国,我都会购买些孩子阅读书籍,识字游戏,课本,语音磁带,光盘,录像,一大堆学中文材料塞进行李里背回美国。

 

大女儿在上学前班的同年开始上中文周末学校。我照样按着当时的惯例坐在她旁边陪读,和她一起跟着老师挥舞手指学汉字笔画名称和顺序,跟老师朗读a, o, e 和课文。


女儿的拼音学得轻松愉快,不像有的孩子与英文发音相混,她小时候的拼音晨读打下了良好基础是有帮助的。


我们也跟其他孩子的中国家庭一样,在家里由我来辅导督促女儿的中文作业:读书,做练习,听写,写作文等等。日复日,年复年。


她上中文学校头两年还是比较喜欢的,随着年级上升,她就渐渐出现对学中文的厌卷,烦躁。我这个当妈就软硬合拼地前拖后推着她的中文学习。中文课本从暨南换到马立平,后来又转回暨南,最后一年用了当时中文AP老师选用的听说读写汉语课本和考试指南


大女儿经过十年的中文学习,在她高中一年时通过了中文AP考试后就再没有回去上中文周末学校了。当时我曾想过继续在家辅导她中文准备参加中国HSK考试,后来看到她反逆太大,中学活动繁多,我的计划就那样不了了之地消失了。


在她上大学后,她有时反而给我些中文短信,也会用中文跟我在电话里聊一下。



小女

 

我们决定在中国收养第二个女儿时,考虑到两个孩子年龄差异以及我和先生自身年龄,我们选择收养一个比大女儿小几岁的女孩而不是婴儿。


记得当时有一位收养母亲对我说:“You are brave!”(你真勇敢!) 


我那时的理解并没有领悟到那句话的含义,现在回顾这快十年和小女儿近距离生活过程,就体会到评语中的分量了。

 

我们办理小女儿的收养过程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程序和文档要求跟大女儿时有些不同。当中方为我们找到相应女孩,我们又同意收养她之后,在后来一段等候文件旅行期间,我们允许给在中国的孩子寄上些未见面的礼物。


按收养机构的提议,我们准备了一个一次性用的小相机,目的希望能拍些她在儿福院里的生活照,还有些画笔,图画书,贴纸之类的东西。除了这些物品,我们还自制了一本家庭互动画相册,当时家里每个人,尤其是大女儿,都参与了。


它虽然没有像商店卖的那样精美,但更富有家人之间的温磬爱意和情感!它那年从美国寄到中国,在我们到北京跟女儿见面时回到我们手中,现在又成为部分历史见证素材。一个小小的相册不仅绕地球转了一圈,而且,记载了咱家的发展和变迁。


 





我们见到小女儿时她八岁多,是小学二年级学生。我好不容易说服协助我们办理收养的导游把小女儿在北京上学的课本,作业本给我们带回美国。当然,我没放过那个机会,又在见缝插针地寻找给孩子们学中文的材料工具带回家。

 

小女儿到家休息约两周后便进入我们当地学区的小学读二年级,同时,也开始在她姐姐学习的中文学校上课。她是从北京来的,中文发音当然不是问题,但是,我很快就发现她的拼音拼读稀里糊涂。


我让她在上中文课同时也上了一个学拼音班,我在家里也拿出当年跟大女儿玩耍的拼音卡给小的补课。经过补习她的拼读好多了,只是她们姐妹俩的汉语拼读仍在不同的水平上,搞不清这是由于学习的年龄段不同还是各人能力的差异了。

 

小女儿来美初期,当她的英文还没上来时,她常用中文告诉我:“我最喜欢去的是中文学校。”但是,随着她英文表达能力一步步提高,她也慢慢地变得不喜欢学中文了。


我也只能按着应付大女儿的模式跟小女儿纠缠,可是,我的工作更不好做了,一人对付两个不愿学的孩子。


后来,我就跟她们俩订合约,如果她们通过中文AP考试就可以不再去中文学校了。这也是大女儿在高一就赶紧考中文AP的原因。看到姐姐走过的路,小女儿也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了大女儿的经历,在小女儿的中文学习上我也采取更多放羊模式来减少相互的压力。


小女儿今年五月参加了中文AP考试,为了帮助她准备,从今年初开始,我不得不抓紧了跟她的考试复习。每周必需完成各一段不同主题的说写练习,在那几个月里,我们在磨合中坚持着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在小女儿参加完考试后,我们都有一种由衷的解脱。

 

去年,我带小女儿回国参加海外学生夏令营,顺便在北京停留了几天,这次我们没有联系到合适的寄宿家庭,而是在Airbnb网站找到一家民宅。我还是喜欢入住当地人家去体验本地人的起居饮食。


在那短短的几天里,我带着小女儿回到了她生活过的北京儿福院,非常遗憾我们都没能让进去看一下!但是,让我欣慰的是我们蹬了长城,那年接她的时候,因为她受惊感冒了,我们担心她病情加重就没跟大队一起去长城游览。


她来美国后好几次说要去长城,在启程前我问她在北京想去什么地方,她说第一个就是长城,去年我们终于有机会实现了小女儿的心愿!


去年的夏令营对小女儿的中文学习也起到推动作用,在她今年准备中文AP考试时谈到中国名胜古迹及其它文化要点时,她就用了自己去年的经历作为素材,比起几年前她姐姐考试时光从书本上找资料更有意义。


我去年回国是自从有孩子以来唯一一次没有购买学中文的书籍工具,我也明白孩子长大了,以后的中文学习旅程应该由她们自己走下去。小女儿今年又参加了一个中学生志愿者义工夏令营,有了去年回国经历,今年我们就放飞让她自己跟别的学生家长老师一同回国去了。


小女儿在中国的第一周给我发来一条微信短信告诉我她中文AP考试的成绩,接着她又发来另一条短信问:“Is that a passing to not go to Chinese school?”我把两条短信给我先生看了,我们双目对视,会意地笑了起来。 我给小女儿回了条短信 “Congratulations!!” 

 

屈指可数从我们大女儿五岁上中文学校开始到今年已有十五个春秋了。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在孩子学中文的事情上,大部分时间我都充当着坏妈妈的角色,先生是和稀泥的好爸爸。


有时我也好想停下来,只是一股不放弃的心愿支撑着我坚持下来!


这里有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两个女儿都是我们从中国收养的,我们一定能够给她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成长空间和家庭生活环境,但是唯一缺乏的是中文语言环境。作为一位中国母亲,我感到是一个深深的遗憾!正因为孩子们的收养背景,给我一种动力和责任要让我们的两个女儿在她们上大学之前尽可能多积累些应该属于自己的无价之宝——中文。


第二,是跟我多年的中文教学经历有关。我有相当多的学生是华裔,他们的学生时代都讨厌学习中文,而成年后又出于种种原因重新回来补习,看到我那些学生的前因后果,我期望我们的女儿少走些相似的弯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使我们女儿能坚持去中文学校学习就是我先生的付出。我很感谢他除了放假,每周开车接送女儿去中文学校上课,没有他的支持,俩个女儿的中文学习不可能坚持下来!

 

俩个女儿中文学习的经历仅仅是我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但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生活的延伸......



请加我们的转发工作号,微信ID: moshangUS。并帮加读者群。


前文导读

“我也曾被性侵”美国著名记者宗毓华(Connie Chung)自述

阿拉斯加房车(RV)十日游(下)

人工智能助力癌症诊断

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华人的头号威胁

175年历史的《经济学人》发文:自由主义复兴宣言

美国九大“常委”诞生记

美国的金秋绝色(上)

7岁亚裔女孩一曲国歌嗨翻全美,她是谁?

宗教简介: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新教和伊斯兰教

 陌上美国 客观快捷的时评,和美国生活资讯。欢迎扫码或者点击开头蓝字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