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返场猴痘专场】猴痘病毒·其三——后流Q&A-14

淡斋达原 淡斋达原
2024-08-22
8月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认定,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越来越多非洲国家出现的猴痘疫情激增,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这是猴痘第二次成为PHEIC,在这之后的三天时间里后台私信(不是留言)中关于猴痘的内容又出现了激增,可以明显地感到部分读者的紧张,尽管之前专门更新过猴痘的相关内容:
但是考虑到大家的阅读习惯以及这次猴痘疫情的一些新变化,所以打算参照之前H5N1专场的形式,非常浅显地和大家聊一聊(再不更后台大概就堆不下),总共有14个问题。
  1. 为何猴痘会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本次猴痘疫情和上一次有什么区别?

  3. 目前为止(2024.8.17)Ib型猴痘都在哪些地区流行?

  4. 猴痘是是一种性疾病吗?

  5. 本轮猴痘疫情的传染病有何变化?

  6. 猴痘病毒对感染者致命吗?

  7. 猴痘引发的皮疹都会长在脸上吗?

  8. 我国猴痘的流行情况如何?有何特点?

  9. 国内有关部门是如何看待这轮猴痘?

  10. 会有进一步的公共卫生政策吗?

  11. 猴痘是否有疫苗可以接种?

  12. 国内猴痘疫苗进展如何?

  13. 猴痘疫苗是否可以提供终身免疫?

  14. 日常生活中需要额外警惕猴痘吗?


  • Q:为何猴痘会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A:2022年7个月,多国爆发的猴痘疫情被WHO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是因为其通过性接触迅速传播到了之前许多未发现这种病毒的国家。2023年5月,随着全球病例的持续下降,WHO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而在刚果民主共和国,每年的病例报告数一直在稳步增加,但去年报告病例数出现了异常增长,截至今年8月的病例数已经超过了去年的报告总和,总病例数超过15600例,死亡人数为537例。

  • Q:本次猴痘疫情和上一次有什么区别?
  • A:目前流行中的猴痘病毒有两个主要分支,分别是I型和II型,已在东非地区持续流行了数年之久。其中II型猴痘是从2022年开始的全球猴痘疫情的分支,也就是上一次猴痘成为PHEIC的罪魁祸首,而这次则是I型猴痘的进化分支(Ib型)造成的疫情。从现有的证据来看I型造成的健康风险要比II型更为严重,并且在本轮猴痘疫情的发源地刚果民主共和国首次发现了I型猴痘性传播的证据。

  • Q:目前为止(2024.8.17)Ib型猴痘都在哪些地区流行?
  • A:由于测序报告的不完善,已确认存在Ib型猴痘的流行国家为刚果民主共和国、布隆迪、肯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瑞典于前几日检测到一例有非洲旅行史的Ib型确认病例,巴基斯坦检测到今年首例猴痘病例(测序结果未出)。


  • Q:猴痘是一种性疾病吗?
  • A:一些非大规模流行的国家或者地区,猴痘确实可能被视作一种特殊的“性病”,尤其在既往的感染病例基本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为主的情况下。但我们明确的知道猴痘也可以通过接触、飞沫以及气溶胶进行传播,也就是如果抛开性行为这一特殊要素,任何人都是有可能接触并感染猴痘病毒的。从既往的非东非和中非地区的统计来看,II型猴痘的感染中约18%为非性行为传播。猴痘并不是某个性少数群体的专属疾病,它实际上是一个全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之所以II型猴痘会以男男性行为人群作为作为主要传播载体,主要是由于目前II型猴痘的传染性相对较弱,而男性直肠粘膜容易破损的特性以及该人群的一些行为特点,使得其更容易传播。


  • Q:本轮猴痘疫情的传染病有何变化?

  • A:这一次Ib型猴痘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不同省份的流行存在着明显差异,在一些省份,患者通过接触受感染的死亡或活着的野生动物、家庭传播或患者护理(在未使用或没有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时传播)而感染;15岁以下儿童中报告的病例比例很高。在其他省份,这些病例与男男性行为者、女性性工作者及其接触者之间的性接触有关。
    现在有证据显示Ib型猴痘的家庭传播能力和社区传染能力,相较于II型猴痘均有明显提高。
  • Q:猴痘病毒对感染者致命吗?
  • A:猴痘引起的疾病症状与天花相似,但没有天花严重,在大多数情况下,猴痘的症状会在几周内自行消失。但是针对另一些特殊人群,免疫水平低下的儿童、老人和存在免疫缺陷障碍的人来说,如果感染猴痘很可能发展成为重症,甚至可能死亡。免疫水平低下的衡量标准,如果参考美国CDC的标准,是指CD4计数<350。
    引发这一轮关注的Ib型猴痘,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数据来看死亡率略有上升,但不同人群的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尚不清楚造成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因素是非洲相对落后的医疗条件、人群免疫的变化还是Ib型猴痘病毒本身的毒性增强。

  • Q:猴痘引发的皮疹都会长在脸上吗?
  • A:通常来说感染猴痘后,首先会出现发烧、肌肉酸痛和喉咙痛。皮疹会从面部开始蔓延到全身,并延伸到手掌和脚底,在2~4周内分阶段演变——斑疹、丘疹、水疱、脓疱。在结痂前病变会浸入痘体中心,然后结痂脱落。但自从2022年开始的猴痘大流行(主要由II型猴痘病毒引起)部分感染者的病程则稍微有些不同,在超过一半的病例中,皮疹可能先于其他症状出现或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且并不总是向全身蔓延。病变经常集中在腹股沟、肛门、生殖器或口腔的周边。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Ib型猴痘引发的皮疹一定会出现在感染者脸上,也存在一些症状不显著的或无症状的感染者。

  • Q:我国猴痘的流行情况如何?有何特点?
  • A:自2023年6月猴痘在我国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上报统计以来,截至2024年6月,共上报1963例。

不过根据CCDC最后一期猴痘疫情监测情况(2023.11)的通报来看:

96.9%病例为主动就诊发现,1.5%为密切接触者追踪筛查发现。

淡斋达原,公众号:淡斋达原转载:2023年11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
这个数据说明大部分感染者可能不并清楚或并不在意感染猴痘后可能造成的传播风险,感染者均为出现明显症状后,因感染到不适前往医院就诊而被发现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现阶段建立的“MPOX监测预警系统”正处于或许有用的状态,主动发现和与预防机制未完全生效,2023年7月以来我国始终存在着猴痘的隐匿传播,不过一年多以来并未造成明显的社会和医疗问题。
在上报病例中超过95%的感染者为男性;超过90%为明确为男男性行为人群;绝大多数病例临床表现典型,主要为发热、疱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无重症、死亡病例;目前没有发现Ib型分支病例。

  • Q:国内有关部门是如何看待这轮猴痘?
  • A:8月15日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07号(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和黏膜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二、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交通运输工具、集装箱、货物、物品,应按规定程序实施卫生处理。

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07号


  • Q:会有进一步的公共卫生政策吗?
  • A:这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变异以及疫情的发展情况。


  • Q:猴痘是否有疫苗可以接种?
  • A:国外有ACAM2000和Jynneos两款疫苗,但大陆地区尚无法进行接种,我国的猴痘疫苗尚在研发中。


  • Q:国内猴痘疫苗进展如何?
  • A:我国已有多家生物药企以及科研机构开展了猴痘疫苗的研发工作,主要研发类型为复制缺陷型猴痘减毒活疫苗及猴痘mRNA疫苗。其中,进展较快的是中国生物疫苗研发团队,中国生物开发了三种针对猴痘的候选mRNA疫苗VGPox1-3,VGPox1-3具有独特的抗原设计,在免疫小鼠上可强烈诱导抗痘病毒特异性抗体,较现有减毒活病毒疫苗更为安全,而且免疫后能够更早地产生预防病毒的中和抗体。此外,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研发团队开发出多价猴痘mRNA疫苗,攻毒实验显示能够100%保护小鼠免受痘病毒攻击,且多种指标证实其安全性良好。另外由于存在交叉免疫,接种天花疫苗同样可预防猴痘,以我国既往的天花疫苗为复制型组织培养痘苗,在暴露前接种理论上可以有效保护人群免受感染。
  • Q:猴痘疫苗是否可以提供终身免疫?
  • A:根据猴痘疫苗的接种和II型猴痘的流行情况来看,猴痘疫苗和天花疫苗不同,在接种后并不会提供终身免疫的效果,其保护效率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降低。且从相关案例来说猴痘是可以重复感染的。


一名34岁的健康男性曾在2022年5月因为阴茎的相关病变检测出感染猴痘病毒,在治疗结束后相关症状消退,但他于2022年11月因肛门病变就医时再次被检测出感染了猴痘病毒。两次感染前该男子均进行了男男性行为,两次感染间隔仅为6个月。


  • Q:日常生活中需要额外警惕猴痘吗?
  • A:猴痘对日常使用的主要消毒溶液都敏感,且传染性相对大部分呼吸道传染病来说都相对较弱,现有的基础防护措施都是有效的。
    是否需要额外警惕猴痘主要取决于读者的日常防护情况和焦虑习惯。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猴痘对人口密集和缺乏足够医疗防护能力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群的潜在健康风险很大,对有基础防护能力的人群和地区来说暂时不构成较大的健康风险,但未来的发展情况仍有待观察。相关研究显示,猴痘病毒的基因可能对人体的APOBEC3存在特殊偏好,且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可能暴露于APOBEC3的时间更长,随着随着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未来人类的APOBEC3诱导猴痘病毒进化的潜力更大。
不严谨地说,从传播情况来看,现在可以将I型和II型猴痘视作两种不同的疾病。不过相较于其他风险更为严重的传染病来说,猴痘或许还需要进一步变异才能构成更加严重的健康风险,它暂时还只是诸多“潜力好手”中的一个。
以上就是第14期Q&A的全部内容。

本期封面:Still life with girl and monkey by Bernhard Keil  (1624–1687) and Michele Pace del Campidoglio (1610 – 1670)

欢迎大家在公众号首页给我留言,讨论和交流各种公共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可以留下你的疑问或对分享内容的质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会逐条进行回复。另外如果大家觉得该公众号或某期分享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公众号或分享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希望大家都能在大流行期间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坚持到大流行真正结束的时候。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淡斋达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