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活需要“量化”吗

之江轩 浙江宣传
2024-09-08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不知从何时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量化生活”。不管是饮食起居、运动锻炼还是学习打卡等,各个生活模块仿佛都能被五花八门的应用软件量化。小到一天走了多少路、用了多久手机,大到年度花销,等等,都可以成为“量化生活”的一部分。


“量化生活”,就是指通过收集、记录、分析生活中的各类数据,追踪个体行为,实现生活的数据化。有人说,以数据之名,能更好地掌控生活;也有人说,在人们观测数据的同时,数据也在左右人的心绪、制造额外焦虑。


那么,生活需要量化吗?该如何使用数据而不被困于数据呢?


网友分享关于“量化生活”的内容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人与数据的深度捆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更频繁地借助各种应用软件以及可穿戴监测设备,进行日常量化管理。为何这么多人欣然接受应用软件对生活的量化,甚至乐此不疲?


对“变得更好”的追求。与主观感受不同,数据相对具有客观性,更容易被呈现、被分析、被比较。以佩戴智能手表为例,每一卡路里的消耗、每一分钟锻炼时间的增加,都能通过数据、图表展示出来,成为个体“努力的证据”。


一般而言,热衷“量化生活”的人计划性和自律性较强,他们试图以数据为坐标轴,或者通过数据与他人进行比较,进行自我检视、自我提升。笔者在某网络平台“量化生活”小组的简介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记录睡眠状态,记录学习工作时间,或者简单地记录自己的娱乐程度、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管理自我,知道如何调控自我”。


被心理机制所支配。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相较于已处理完的事情,会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这在心理学上叫“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常常对某件没有完成的事情怀有一股“完成欲”,这件事不完结,便会记挂在心上。那些带“打卡”“签到”等功能的应用,或许也正是基于此,因为我们看到数据不好就难受,数据比别人差就想奋起直追,当“强迫症心理”被激起,就越发会“沉沦”其中。


受绩效逻辑的影响。“量化生活”并不仅是个体追求,也有社会环境、社会氛围的烘托。今天,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追求效率的社会中,效率常常与竞争优势挂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成为目标数据可以被理解为“绩效社会”的底座,数据差距产生了绩效压力,推动着个体不断行动、不敢停歇。


比如,连续签到、实现“高赞”等量化结果不仅是社交中的“炫耀资本”,也是个体“自律”的“佐证材料”,而那些数据差距又加剧了个体的“绩效压力”,从而倒逼人们从各方面提升自我。


图源:视觉中国




在笔者看来,以数据之名掌控生活,也暗藏被数据掌控的风险。一味追求“量化生活”,不一定能带来自由,反而可能导致个体被困在数据里。


比如,偏执式追求连续打卡和签到。不少运动类、学习类应用为了提高用户黏性,纷纷开发目标设置、签到打卡、学习数据、排行榜等功能,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和竞争心理,紧盯着已连续签到xx天、已累积使用xx小时、当日排名第xx……而一旦中断使用,这份积攒已久的“战绩”又需从头开始,这也让一些人过度执着于延续“连续”,甚至使用软件只为打卡签到,正如有用户戏称“人生感觉被套牢”。


再如,不自觉沉迷各类数据和显示。有人形容,戴上智能设备或装上检测类应用,就像戴上了“电子刑具”。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天早上看到前一晚的睡眠评分数据,会影响这一天的心情;开始运动时,一定要戴上运动手表,按下“开始运动”等按键,这仿佛成为一种仪式感。而倘若忘记戴表,那就是身不戴表,于没健身”,甚至当朋友展示的健身数据远超自己,还可能感到怅然若失。


又如,全天候关注平台点赞和收藏。社交媒体应用作为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已然成为重要的线上社交场所之一。发一条动态,一些人就会在意点赞数或收藏数。这一方面象征着社交受欢迎程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朋友圈焦虑”。过分关注数据的人可能就会想:“为什么这条没人点赞”“是不是大家不喜欢我”……这其实一定程度上背离了记录生活、分享心情的初衷。


图源:视觉中国




“量化生活”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只不过,追求“量化生活”也要量之有度、行之有道,生活不该被困在量化的数据里。那么,生活在数字时代的我们,又该如何不被困于数据的藩篱中呢?


不把工具当目的。“量化生活”的意义,本质上是通过可记录、可追踪的数据来评估个体的行为表现,进而在日积月累中让进步“可视化”。在此过程中,量化其实是工具与过程,而非目的与结果。


一些人在使用工具时,容易被工具“反向控制”。比如,因为数据波动而惴惴不安甚至陷入负面情绪。要知道,且不说一些监测设备数据准确性存疑,人类的复杂生活也很难完全被数据理性化反映。因此,我们需要回到一切的起点来看:量化的初衷是为了更清晰地感知当下正在做什么,而非“打造一张好看的数据报表”。


理性又感性地活着。“量化生活”虽然可以让个体收获更直观的反馈,但也可能让生动的人化作被无差异计算的数字,被简单粗暴地衡量。实际上,在数据之外,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特体验的生命,鲜活的人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比起关注数据的加减乘除,更应关注自身的需求感受。把握好生命的自主性,才能“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正如有句话说,吃饭“带秤”,不能忘记细品美食风味;跑步戴表,不能忘记欣赏沿途美景。


适当享受“无意义”。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常常能看到教人“如何让生活有意义”的内容。一年读多少本名著,时光才算没荒废;每天运动几小时,才算对自己负责;每餐进食多少卡路里,才能打造完美身材……似乎不如此精密测算、严丝合缝,人生就不完美了。米兰·昆德拉在《庆祝无意义》中写道:“无意义,我的朋友,这是生存的本质。它到处、永远跟我们形影不离。”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执着于追求数据上的“完美无瑕”和世俗层面的意义感,那反而可能消解生活本身的意义。


生活在大数据的冲刷之下,愿每个手握终端的人都在“量化生活”中找到平衡。量化的是效率,而非生活,我们的生命中除了数据、代码,还有天地、山水、星辰。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浙江宣传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